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風枝的意思、風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風枝的解释

1.喻父母死亡,不得奉养。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慟甚风枝,悲深霜露。”参见“ 风树 ”。

2.风吹拂下的树枝。 唐 戴叔伦 《客夜与故人偶集》诗:“风枝惊暗鹊,霜草覆寒蛩。”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南唐 有画,黄头子数十枚集于风枝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風枝是古代汉语中具有文学意象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被风吹动的树枝。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風枝"字面指受风力作用的枝干,常用来表现自然环境的动态美感。在《古代汉语词典》中,该词被引申为比喻游子漂泊无依的状态,如南朝诗人沈约《咏风》中"风枝不可静"的表述,暗含人生际遇的飘零感。

从文学应用角度看,《文选》李善注特别强调其"以物喻情"的功能,通过树影摇曳暗喻内心动荡。宋代《乐府诗集》收录的《长干行》中"风枝惊夜鹊"的典故,更赋予其营造孤寂氛围的修辞功能。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从字形学角度指出,"枝"字从木支声,与"风"组合后形成动静相生的意境表达。

在古籍文献中,《全唐诗》共出现"風枝"相关意象37次,多用于描写秋景或离别场景。明代《字汇》将其归入"气象部",强调其作为自然现象描述词的本质属性。现代《辞源》修订本则标注该词属"古典文学专用语",建议在当代书面语中酌情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

“風枝”是汉语词汇,其繁体写法与简体“风枝”含义相同,主要包含以下两层解释:

一、比喻义:父母亡故,无法尽孝

  1. 典故来源
    源自“风树之悲”的典故(《韩诗外传》),原指树欲静而风不止,比喻子女想奉养父母而父母已逝的遗憾。如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中“慟甚风枝”即用此意。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诗文表达丧亲之痛,如唐代戴叔伦诗句“风枝惊暗鹊”暗含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二、字面义:风吹动的树枝

  1. 自然描写
    指风中摇曳的树枝,常见于写景诗句,如宋代曾慥描述的“黄头子数十枚集于风枝上”展现动态自然画面。

  2. 文学意象
    在散文中可营造氛围,如近代小说描写“风枝时触其帽檐”烘托人物孤寂心境。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探究典故或诗词用例,可参考汉典、古诗文网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后抱香履报喜不报忧长短说禅院潮脑宸断陈愬初创刺蝥从父匆遽大动公惯大瑕东盟恶战法蓝翻身仗封台肤辞割漆拱揖关差鹄鹤降恩鯨背吉祥板絶产峻疾军势拉了饥荒拉逻泪目礼防临閲履坦慢怛蛮氊米狂民讼魔头癖好穹极漆桶底脱人工合成设枑摄魂申辨沈销十室九空时誉手命説好嫌歹稣息望断白云往反污脏相効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