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閉口韻的意思、閉口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閉口韻的解釋

以雙唇音m或b收尾的韻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閉口韻是漢語音韻學中的術語,指以雙唇鼻音[-m]收尾的韻母類型,屬于中古漢語“陽聲韻”的三大類别之一。這類韻母在發音時雙唇閉合,氣流通過鼻腔共鳴,故稱“閉口”《王力《漢語音韻學》,中華書局,1956年》。例如《廣韻》中的“侵”“覃”“鹽”等韻部,均以[-m]為韻尾,如“南”在中古音中讀作[nuəm]《李榮《切韻音系》,科學出版社,1956年》。

隨着語音演變,閉口韻在元代後逐漸消失。現代普通話中,[-m]韻尾已完全并入[-n]或[-ŋ],如“三”由中古[sɑm]演變為[san]《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2016年》。但在粵語、閩南語等方言中仍保留閉口韻,如粵語“心”讀作[sɐm]《李新魁《廣東的方言》,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這一語音特征對古詩詞格律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如杜甫《春望》中“深”“心”“金”等閉口韻字構成的押韻體系《周祖谟《問學集》,中華書局,1966年》。

網絡擴展解釋

閉口韻是漢語音韻學中的一個術語,指以雙唇音(如m 或b)收尾的韻母,常見于古漢語及部分現代方言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發音特點
    閉口韻的發音特點是韻母以雙唇閉合輔音(如-m、-p、-b)結尾,例如古漢語中的-am、-ap 等韻母。這種發音方式要求雙唇閉合,氣流通過鼻腔或突然釋放,形成獨特的音韻效果。

  2. 方言中的保留
    現代普通話已無閉口韻,但在閩南語、客家話、粵語等南方方言中仍有保留。例如粵語中的“三”(saam)、“十”(sap)等字。

  3. 曆史演變與分類

    • 上古至中古漢語中,閉口韻普遍存在,如陽聲韻(鼻音韻尾-m)和入聲韻(塞音韻尾-p、-b)。
    • 在曲韻(如元代《中原音韻》)中,閉口韻被單獨歸為一類,稱為“閉口音”。
  4. 文學與情感表達
    閉口韻因發音含蓄,常用于詩詞表達婉約情感。例如《紅樓夢》中“盆、魂、痕、昏”等閉口韻字,營造出低沉朦胧的意境。

閉口韻是漢語音韻演變的重要體現,兼具語言學價值和文化意蘊。如需更專業的曆史音韻分析,可參考知網等學術平台。

别人正在浏覽...

阿郎雜碎暗蟲鏖軍陛兵猜斥蒼氓蹙地達摩淡退淡災搗衣大宗伯颠簸不破電埽定崗鬥雪紅房祀鋒捍槁蘇暍醒告債公正不阿姑且含垢納污闳侈不經花國虎狼郊祼景深經業矜鑒九緎絕景抉剔楷隸勞尊流惠龍恩曚昽秘書外監南頓品件青白夫全休區隅蚺虵膽三翻四複三嘏篩渣沈香亭恃才放曠守墨蜀扇隨風倒舵縧褐銅煉同文共規王鲔問軍悟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