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旷阙的意思、旷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旷阙的解释

(1).谓失职,不称职。 前蜀 杜光庭 《奏于龙兴观醮玉局札子》:“冀免旷闕,以叶敬恭。” 宋 范仲淹 《举张讽李厚充青州职官状》:“臣受国寄任,日忧旷闕。”

(2).空缺;耽误。《清史稿·礼志七》:“﹝ 乾隆 ﹞十六年,諭部院大臣董率庶僚,常朝按期赴班,毋旷闕。” 黄远庸 《新闻日记·一九一五年四月一日》:“鄙人数月以来,通信事务旷闕太甚……遂不能不勉自奋发。”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权威词典和文献资料,“旷阙”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kuàng quē/kuàng què,其含义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解析:

  1. 基本含义
    由“旷”(空虚、空缺)和“阙”(官职)组合而成,最初指官职空缺无人担任的状态。后引申为职位长期无人填补或事情被耽误,例如《清史稿》中“毋旷阙”即要求按时履职,避免延误。

  2. 详细释义

    • 失职、不称职:如宋代范仲淹在奏折中用“日忧旷阙”表达对官员履职不力的担忧。
    • 空缺与耽误:既指职位长期空置,也指事务因无人负责而被耽搁。前蜀杜光庭曾用“冀免旷阙”祈求避免职务疏漏。
  3. 用法与语境
    多用于正式文书或历史典籍,强调责任缺失或时间延误。例如《宋史》中描述官员选拔时,需避免“旷阙”导致政务停滞。

  4. 近义词与关联词
    近义词包括“空缺”“失职”,反义词如“称职”“尽职”。现代语境中可类比“岗位空缺”“玩忽职守”等表达。

总结来看,“旷阙”兼具“职位空缺”和“履职不力”两层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或《清史稿》等历史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旷阙的意思

旷阙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空旷荒凉、无人迹。它可以形容空旷的地方或空间,也可以用来描述人迹罕至的地方或时间。

拆分部首和笔画

旷阙的拆分部首是⼠(人字旁)和阝(阜字旁),共有15个笔画。

来源

旷阙来源于古代《易经·坤卦》中的一句话:“旷其旷,莫之既旷,得其卧。”这句话意指广袤空旷的地方,无人居住的荒凉场所。

繁体

旷阙的繁体字是曠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写作旷阙时,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字形,因为古代汉字的写法会随着时间、地区和书法家而有所不同。因此,旷阙在古代的写法有很多变体。

例句

1. 这片土地荒凉旷阙,几乎没有人居住。

2. 城市的中心广场在午夜时分显得十分旷阙,行人稀少。

3. 周五下午五点,办公室已经空无一人,一片旷阙的氛围。

组词

旷野、旷庙、荒阶、荒芜

近义词

荒凉、冷落、无人、空寂

反义词

繁华、热闹、拥挤、繁忙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