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匡辅君主,以成霸业。《宋书·武帝纪中》:“其在 襄王 ,亦赖匡霸,又命 晋文 ,备物光锡。”
(2).辅佐霸主。 前蜀 杜光庭 《录异记》卷一:“ 仪 ( 张仪 )以不敏,名闻不昭,入 秦 匡霸,欲翼时君。”
“匡霸”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综合权威来源可总结如下:
匡辅君主,成就霸业
指通过辅佐君主或霸主,帮助其建立功业、实现霸业。例如《宋书·武帝纪中》提到“匡霸”用于描述历史人物对君主的支持。这一解释在多个来源中被反复提及(如、3、6、7、8),强调“匡”为匡正、辅助,“霸”为霸业或霸主。
平定暴虐,恢复秩序
部分来源(如)将“霸”解释为“暴虐的统治者”,认为“匡霸”指正义之士通过力量或智慧平定暴政,恢复社会秩序。此释义更侧重对抗不义统治的行为。
构词解析
“匡”本义为纠正、扶助(如“匡谬”“匡助”),而“霸”可指“霸主”或“霸业”,也可引申为暴虐统治(需结合语境判断)。
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宋书》《录异记》等古籍原文(来源见、6)。
《匡霸》是一个汉字词组,意思是扶正,消灭强暴的人或事物,替天行道。
《匡霸》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匚(radical 23)和雨(radical 173)。它包含12个笔画。
《匡霸》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历史。匡,源于古代文字衍生而来,意为修正、纠正、扶正等。霸,原指古代一国之主,后来演变为具有专横权力的暴君。
《匡霸》的繁体字为「匡霸」。
在古代,汉字的形态和写法有所不同,而《匡霸》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的形态和现代写法相似。
1. 我们需要一个英雄来匡霸社会中的不正之风。
2. 他奋力匡霸,为弱者讨回公道。
3. 这部电影展示了一个匡霸者的传奇故事。
1. 匡正:纠正错误,扶正正道。
2. 匡助:帮助,支持。
3. 匡扶:扶持,支持。
1. 扶正:纠正错误,拨正。
2. 正义:公正、合理、公道。
3. 解救:拯救,解困。
1. 崇饰:捧杀,追捧。
2. 妥协:妥当处理,妥善解决。
3. 被压迫:受压制,无法自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