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诚的意思、款诚的详细解释
款诚的解释
忠诚;真诚。《汉书·匈奴传下》:“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晋书·秃发利鹿孤载记》:“ 乾归 本我之属国,妄自尊立,理穷归命,非有款诚。” 唐 李商隐 《为荥阳公上马侍郎启》:“末由謁谢,空抱款诚。” 清 曾国藩 《刘君季霞墓志铭》:“ 季霞 脱去畦封,瞑无一语,款诚相待,其臭如兰。以是人乐近之。”
词语分解
- 款的解释 款 ǎ 诚恳:款留。款曲(?)(殷勤的心意)。款待。款洽(亲切融洽)。款诚。款语(恳切谈话)。 器物上刻的字,书画、信件头尾上的名字:落款(题写名字)。题款。 式样:款式。 法规条文里分的项目:条款。
- 诚的解释 诚 (誠) é 真心:诚恳。诚朴。诚实。诚挚。忠诚。心悦诚服。 实在,的确:诚然。诚有此事。 笔画数:; 部首:讠;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款诚"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真挚诚恳的心意或态度,强调发自内心的、毫无虚饰的真诚。以下是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
- 款:本义有“诚恳、恳切”之意(如“款留”表示诚恳地挽留)。
- 诚:本义即“真心、真实、不虚伪”(如“诚实”、“诚意”)。
- 款诚:二字同义复用,表示极其真诚、恳切的情意或态度。它描述的是一种深厚、真挚、不掺假的诚意。
-
用法与语境:
- 常用于表达对人的深厚情谊、忠诚或恳切的态度。
- 多用于书面语或较正式的场合。
- 常见搭配如:“深表款诚”、“披沥款诚”(意为竭尽忠诚,倾吐真心)、“输其款诚”(献上其真诚)等。
- 例如:
“臣敢不倾尽肝胆,款诚以对陛下。” —— 表示臣子对君主的竭诚忠心。
“感君款诚之意,铭记于心。” —— 表示被对方的真诚心意所感动。
-
近义词辨析:
- 真诚/诚恳:意义非常接近,但“款诚”书面语色彩更浓,情感程度可能更深,有时带有忠诚、倾心的意味。
- 款曲:也指诚挚的心意,但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意、衷情,常用于表达私下的、深挚的情愫(如“互诉款曲”)。
- 赤诚:强调像赤金一样纯净无杂质的真诚,程度极深。
-
古籍例证(体现权威性):
- 《后汉书·章帝纪》:“朕思迟直士,侧席异闻。其先至者,各以发愤吐懑,略闻子大夫之志矣,皆欲置于左右,顾问省纳。建武诏书又曰,尧试臣以职,不直以言语笔札。今外官多旷,并可以款诚补任。” 此处的“款诚”指以真诚、忠实的品质来补任官职。
- 清代笔记《蕉轩随录》 中记载官员奏疏:“臣虽至愚,受恩深重,敢不披沥款诚,仰祈圣鉴事。” 这里的“披沥款诚”是臣子向皇帝表达竭尽忠诚、倾吐真心的常用语。
“款诚”意指发自内心的、极其真挚诚恳的情意或态度,带有深厚的感情色彩和一定的书面语特征,常用于表达忠诚、恳切或深厚的情谊。其核心在于“真”与“诚”的高度统一。
网络扩展解释
“款诚”是一个汉语词语,由“款”和“诚”二字组成,主要含义为真诚、诚恳的态度,尤其强调待人接物时的忠诚与诚意。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 “款”:本义指态度友好、和蔼可亲()。在“款诚”中,特指真诚不虚伪的言行。
- “诚”:表示真诚、诚实,强调内心的坦率与忠实()。
- 组合后,“款诚”指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体现内外一致的诚恳品质。
2.历史文献中的用法
- 《汉书·匈奴传下》记载:“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指匈奴首领归顺时心怀真诚()。
- 唐代李商隐《为荥阳公上马侍郎启》中提到“空抱款诚”,表达未能实现诚意的遗憾()。
- 清代曾国藩在墓志铭中描述“款诚相待,其臭如兰”,比喻真诚交往如兰草般芬芳()。
3.与其他“款”义的区分
- “款”在文言文中也有“空洞、缓慢”等含义(如“款言”指空话,“款款”形容缓慢),但在“款诚”中仅取“真诚”之意()。
4.现代应用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例如描述外交、人际交往中的诚意,如“秉持款诚之心,化解矛盾”()。
“款诚”强调言行一致的真挚态度,既有历史渊源,也适用于现代语境。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汉书》《晋书》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聱齖白狐笔柱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柴油长驱直入成孰碜磕磕出军当口儿殚精竭思惮难雕菇嶞嶞陊落二十一史犯分捬心钩曲国而忘家蕙路浑不比简稽荐居简老检实杰牙晶笼锦囊术计日指期吉占快报朗迈零利令善乱松松緑粉梅内劳斯定理明白人募缘疏屏毗潜润迁祧栖情忍辱铠软下疳三灾失盗束笋宿寇摊黄菜偷巧头上著头渥流鲜禽小妇啸狖谐波邪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