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犯分的意思、犯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犯分的解释

僭越等级名分。《荀子·性恶》:“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於争夺,合於犯分乱理而归於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宫闱·修女戒》:“至於嬪嬙之属,不过备职事,侍巾櫛,若宠之太过,以骄恣犯分……鲜有不为祸乱者。”《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九年》:“设帐房于御幄之后,无君臣之分;又恃以提调 寧徽寺 为名,出入 托果斯皇后 宫,犯分之罪尤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犯分"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触犯本分或逾越界限,强调对既定规则、身份或权限的违背。以下从权威辞书角度分项详解:


一、词义解析

  1. 本义:僭越本分

    指行为超出自身身份、职责或礼法规定的范围。

    《汉语大词典》 释为:"违犯应守的规矩本分"。如《荀子·性恶》:"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此处的"犯分"即指破坏社会等级秩序的行为。

  2. 引申义:侵犯界限

    "分"(fèn)古义指职分、权界,"犯分"引申为侵犯他人权限或领域。

    《辞源》 注:"分,职分;犯分谓逾越职守"。如《韩非子·难一》中批评臣子越权行事即为"犯分"实例。


二、构词与训诂依据


三、经典文献用例

  1. 伦理范畴

    《朱子语类》卷十三:"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若逾越犯分,即为悖理。" 此例凸显儒家对等级秩序的维护。

  2. 法律范畴

    《唐律疏议·户婚》:"诸占田过限者,一亩笞十",疏议释其法理为"防犯分无厌",表明法律对土地权界的严格保护。


四、近现代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犯分"的使用频率降低,但仍在史学、哲学研究中保留古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将其标注为书面语词,释义为"违犯本分",例证取自《荀子》。需注意其与"犯规""越权"等现代词的语义关联及差异。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第三版)[M]. 商务印书馆, 2015.
  3.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4. [宋]黎靖德编. 《朱子语类》[M]. 中华书局, 1986.
  5. 刘俊文点校. 《唐律疏议》[M]. 法律出版社, 1999.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注:因古籍原始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以上来源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部分文献可通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等平台验证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犯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僭越等级名分,主要涉及对既定社会秩序或伦理规范的逾越。以下从不同角度综合解析:

1.基本释义

2.古典文献出处

3.使用场景

4.与“失分”的区分

“犯分”属于具有历史色彩的书面用语,理解时应结合具体语境,重点关注其对等级秩序的破坏性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菌棒实卑辞杯炙畚筑变貌毕扈不按君臣瞅紧仇人相见,分外明白吹垢索瘢初级社赐牀调羹慈怜撺掇挡寒到任规大足调谎赶会呙堕髻函括后生荒耽环规火丹急激击目九赋九子蒲汲冢书开取可兰经狂喜困废离客龙箕缅维末后乃翁挠沮嫩鹅黄纰疏强硬清闻侵滥权力染丝实坚仕流诗韵索偶透示萎餧文蛇五天竺祥顺铦磨纤指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