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hings to eat]∶食物
(2) [meal]∶膳食;饭食
船上供给口食
(3) [grain ration] 〈方〉∶口粮
这是全营战士五天的口食
(1).食物。《诗·大雅·生民》:“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马瑞辰 通释:“就之言求也……以就口食,犹《易·颐》‘自求口实’。”《三国志·吴志·朱然传》:“寝疾二年,后渐增篤,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中使医药口食之物,相望於道。”又为饭食;伙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軿凑得一两银子在此,也办不成甚货,凭你买些菓子船里喫罢。口食之类,是在我们身上。”
(2).犹口粮。 唐 白居易 《采地黄者》诗:“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四:“虽不出巡徼,常廪口食。” 柳青 《铜墙铁壁》第四章:“就算自己揹上口食,军用锅支起,没柴水怎能做饭?”
口食是汉语中具有多义性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角度阐释:
基本义项:维持生存的食物
指代人们日常赖以生存的粮食或饭食,常见于口语表达。例如“挣口食”强调通过劳动获取基本生活所需。此释义源自《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权威辞书。
历史语义:古代官职俸禄
在古典文献中,“口食”可指代官员的俸禄或朝廷发放的粮饷。如“食君之禄”中的“禄”即与此义相通。《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记载了这一用法,体现了词义在古代社会制度中的延伸。
方言引申:特定饮食概念
部分地区方言中,“口食”还表示对某种食物的偏好或挑剔,如“这孩子口食重”指饮食要求较高。该用法在《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中有详细例证。
“口食”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差异,具体解释如下: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3、4的详细解析。
八冥豹袪敝盖不弃兵饥草本植物册谥冲繁疲难樗材翠管迨及大娘子东葙粉身府命感叹号共点力共同社聒天翰藻合谐画柙祸为福先击拂金帛竞渡剧黠唠嗑两税户鍊饰利觜描绣木渠芝目眙曩古哪吒骈臻披坚执鋭蒲桃髻戗戗敲坷垃晴空擒拏囚车软颚挼舞三摩钵提商弦声埶释法视遇双调霜俭苏武节天式脱笼万金油为裘为箕卧翻宪极闲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