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寇令的意思、寇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寇令的解释

御寇的号令。《国语·吴语》:“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 越国 。 越国 固贡献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 韦昭 注:“若御寇之号令。”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寇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原意
    指“御寇的号令”,即抵御外敌或盗匪时的军事指令。该词最早出自《国语·吴语》中的记载:“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
    这里的“寇”指外敌或入侵者,“令”即命令,强调对敌作战时的指挥行动。

  2. 引申义
    在成语用法中,常比喻坏人的命令或不义之举。例如,可用来批评违背道德的行为,或指代恶势力的指令。


二、详细解释

  1. 词源背景

    • “寇”在古代泛指强盗、入侵者(如“海寇”“外寇”),也可作动词表示“侵略”(如“寇边”)。
    • “令”指命令、号令,组合后形成军事防御或抗击侵略的特定语境用词。
  2. 古籍例证
    《国语·吴语》中,韦昭注解“寇令”为“若御寇之号令”,即如同抵御外敌时的严正指令,强调其严肃性与紧迫性。


三、总结

“寇令”既可用于描述古代军事防御的指令,也可延伸至对不道德行为的批判。其核心关联“抵御”与“命令”,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证,可参考《国语》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寇令(kòu lìng)是一个汉字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下面将详细介绍其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代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1.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寇:宀(宝盖头部)+ 舟(船)= 寇(原义为强盗,多指外族入侵) - 令:亻(人)+ 令(令行禁止)= 令(使人得到命令) 2. 来源: 《寇令》一词源自中国古代文献《诗经·秦风·寇婴》,其中描述了寇婴因忠于国家,被绑于车轮受罚的情节,引申为表示被人命令或指派。 3. 繁体: 繁体中的《寇令》为「寇令」。 4.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寇令」的写法没有太大差异。由于繁简体的发展,现今使用的简体「寇令」在书写时更加简化。 5. 例句: - 他无法违背上级下达的寇令。 - 我们必须服从军队的寇令。 - 接到上司的寇令后,他立即行动。 6. 组词: - 寇虏(古代指入侵的外族) - 寇掠(指抢劫或袭击) - 寇盗(指强盗行为) - 令箭(指发出命令的信函) 7. 近义词: - 指令 - 命令 - 号令 8. 反义词: - 忠告 - 建议 - 提示 以上是关于《寇令》的相关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荜露蓝蒌骖骖餐痂嗔妒澄怀厝言大拱大棺独出机杼烦词翻雕奉命俯拾仰取浮筠广贲官庄锢闭豪贤黑地里渐导机电襟概敬香谨勤金声济事空口说白话兰驒刘纲鹿浅霾暗门里出身靡迆片鳞残甲批斗披决巧的儿俏脸倾风亲郊气球湫淤取资穰子赛祀三千牍失悔施为水兵四部众思洞思眷宿好素昧平生通见屯衙图子闲争气小耳朵协私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