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乌衔肉的意思、乌衔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乌衔肉的解释

《汉书·循吏传·黄霸》:“﹝ 黄霸 ﹞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於道旁,乌攫其肉。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 霸 与语道此。后日吏还謁 霸 , 霸 见迎劳之,曰:‘甚苦!食於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以 霸 具知其起居,所问豪氂不敢有所隐。”后因以“乌衔肉”为下情上达之典实。 宋 苏轼 《捕蝗》诗之一:“无人可诉乌衔肉,忆弟难凭犬寄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乌衔肉是一个源自古代寓言的汉语词汇,其字面意为“乌鸦叼着肉”,实际用于比喻因贪婪而失去已有利益的行为。该词典义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字面释义

指乌鸦口中衔着肉块的形象。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将“乌衔肉”列为典故性词汇,释义为“乌鸦叼肉”,强调其动物本能行为 。


二、典故出处

典出西汉《淮南子·林训》:

“夫乌衔肉,鷯偷脂,其于利也,未始不惓惓焉。然卒不免于罗者,贪故也。”

寓意:乌鸦因贪恋口中肉,忽视捕猎者的陷阱,终被捕获。比喻贪得无厌反招祸患。

文献依据:中华书局点校本《淮南子》卷十七《林训篇》明确记载此典故 。


三、引申义与用法

现代汉语中,“乌衔肉”常用于警示贪心导致的损失,例如:


参考文献

  1. 罗竹风 主编.《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2. 刘安.《淮南子》[M]. 中华书局点校本, 2010. 在线阅读链接
  3. 王力 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 商务印书馆, 第5版, 2016.

网络扩展解释

“乌衔肉”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出处可综合多个来源解析如下:

一、基本释义

该词源自《汉书·循吏传·黄霸》的记载,描述汉代官员黄霸通过巧妙方式洞察下情的故事。后衍生为下情上达的典实,比喻上级明察秋毫,下属不敢隐瞒实情。

二、典故背景

黄霸派遣官吏巡查时,官吏因避嫌在路边进食,结果乌鸦叼走其肉。恰逢百姓目睹此事并告知黄霸,黄霸借此点破官吏巡查细节,使官吏惊叹其明察,从此不敢隐瞒。宋代苏轼在《捕蝗》诗中化用此典:“无人可诉乌衔肉”,表达民情难以上达的困境。

三、常见误解

部分资料(如、2)提到该词由“乌衣巷”和“衔肉”组合而成,但此说法缺乏文献支持。根据《汉书》及苏轼诗作,其核心含义与上下沟通相关,而非单纯比喻个人缺憾。

四、应用场景

  1. 正面语境:称赞领导体察民情,如“主政者乌衔肉之明,百姓皆直言不讳”;
  2. 反面语境:感叹民情闭塞,如苏轼诗中的引申用法。

建议进一步查阅《汉书》原文或苏轼诗注,以深入理解其文化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豹颅八咏楼变急梹榔踩屣铛铛秤水絺纻箠駡春困秋乏戴鵀坟庵浮消高擡明镜胳臂恭谦汩湟寒奥鹤操黄后毁訾魂交谏苑椒花筵近班经纬谲诞腊八醋连天敛足廖亮凌眼蛮君没起倒棉袍密款内廐拍鞑泮池破费前站齐酒青雾鰽鱼肉翅虎如汤沃雪三自烧剃摄罗子绳劾诗词锁须贪声跳墙蓦圈通文达艺晚就无上相煎香甜响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