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孔目的意思、孔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孔目的解释

[small official] 古代职掌文书事务的小官吏

详细解释

(1).档案目录。 隋炀帝 《答智顗蒋州事书》:“本敕所司,具条孔目,无虑零漏。” 唐 刘知几 《史通·题目》:“至 范曄 举例,始全録姓名,歷短行於卷中,丛细字於标外,其子孙附出者,注於祖先之下,乃类俗之文案孔目,药草经方,烦碎之至。”《旧唐书·宪宗纪上》:“其送印及呈孔目唱案授案,皆尚书郎为之。”

(2).指(财物)清单。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二:“时 少游 出军五十里,日午不得食,遂行掠, 瓜州 、 扬子 ,鷄犬无遗。盐铁使御史中丞 包佶 ,以财帛一百八十疋转输入京, 少游 自尽取之。 佶 自诣 少游 止之。 少游 长揖,而遣幕佐责 佶 扬子院 财帛孔目。”

(3).旧时官府衙门里的高级吏人。掌管狱讼、帐目、遣发等事务。始于 唐 代。《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载》:“﹝ 安禄山 ﹞有轻中国之心。孔目官 严庄 、掌书记 高尚 因为之解图讖,劝之作乱。” 胡三省 注:“孔目官,衙前吏职也。 唐 世始有此名,言凡使司之事,一孔一目,皆须经由其手也。”《水浒传》第三十回:“厅上知府一力与他做主,定要结果 武松 性命,只有当案一箇 叶孔目 不肯。”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四六章:“在 元 代,孔目原是可以左右官府的。”

(4). 清 代在翰林院中置孔目,为低级事务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孔目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一、官职职能(历史语境) 古代官府机构中特指掌管文书档案的吏职,始见于唐代。《汉语大词典》记载,孔目官“职掌文书簿籍,因其事无巨细皆经其目,如孔穴罗列,故称”。宋代沿用此制,《宋史·职官志》提及三司孔目官“主行省府文移”,可见其在政务处理中的枢纽地位。

二、条目分类(文献编纂) 在文献典籍中引申为细密分列的条目。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描述《文献通考》编纂体例时,称其“分门别类,孔目粲然”,此处指条理清晰的分类体系,体现系统性编目特征。

三、孔洞排列(器物形制) 器物领域中指有规律分布的孔洞组合。考古报告《敦煌石窟营造史料》记载唐代建筑构件“镂空雕花,孔目如星”,该用法强调孔洞的规整排列形态,常见于建筑、工艺品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孔目”的词义,综合多来源信息可分为以下三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条目/目录
    最早见于隋代,指档案目录或详细条目。如隋炀帝曾要求官员“具条孔目”,即列出所有条目避免遗漏。

  2. 财物清单
    在官方文书中,也可指代财物的详细清单。

二、官职含义

  1. 唐代至清代的吏职

    • 唐代:官府中的高级吏人,掌管狱讼、账目、文书遣发等事务,职权较大。例如安禄山的孔目官严庄曾参与谋反策划。
    • 清代:翰林院设“孔目”,为九品低级事务官,职责以文书管理为主。
  2. 元代地方司法吏职
    元代戏剧(如关汉卿《蝴蝶梦》)中提及“小处官司孔目”,指地方官府中处理文书的小吏。

三、衍生用法

“文案孔目”为成语,形容文章内容详尽、条目清晰无遗漏。

总结

“孔目”一词既指具体的条目或清单,也指历代掌管文书的中低级官吏,其职权随朝代变迁有所差异。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安健背依偪勒并时不以一眚掩大德残吏察度昌福持管垂头塞耳刍叔担惊倒冠落珮抵啎斗机反外法商粉白黛黑闺娃寒竽后厅尖利晶帘经总坎德课通口袋阵勑厉老世犂涂六容历阅龙腾虎踞卯云门柱冥藏跑光千奇百怪浅饮青郭清历丘乘确瘠让品身单力薄身微言轻失度尸袭兽圈收召肆手苏黎世宿孽索桥甜冰图回推乾就湿吴闉小僮小有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