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孔目的意思、孔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孔目的解释

[small official] 古代职掌文书事务的小官吏

详细解释

(1).档案目录。 隋炀帝 《答智顗蒋州事书》:“本敕所司,具条孔目,无虑零漏。” 唐 刘知几 《史通·题目》:“至 范曄 举例,始全録姓名,歷短行於卷中,丛细字於标外,其子孙附出者,注於祖先之下,乃类俗之文案孔目,药草经方,烦碎之至。”《旧唐书·宪宗纪上》:“其送印及呈孔目唱案授案,皆尚书郎为之。”

(2).指(财物)清单。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二:“时 少游 出军五十里,日午不得食,遂行掠, 瓜州 、 扬子 ,鷄犬无遗。盐铁使御史中丞 包佶 ,以财帛一百八十疋转输入京, 少游 自尽取之。 佶 自诣 少游 止之。 少游 长揖,而遣幕佐责 佶 扬子院 财帛孔目。”

(3).旧时官府衙门里的高级吏人。掌管狱讼、帐目、遣发等事务。始于 唐 代。《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载》:“﹝ 安禄山 ﹞有轻中国之心。孔目官 严庄 、掌书记 高尚 因为之解图讖,劝之作乱。” 胡三省 注:“孔目官,衙前吏职也。 唐 世始有此名,言凡使司之事,一孔一目,皆须经由其手也。”《水浒传》第三十回:“厅上知府一力与他做主,定要结果 武松 性命,只有当案一箇 叶孔目 不肯。”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四六章:“在 元 代,孔目原是可以左右官府的。”

(4). 清 代在翰林院中置孔目,为低级事务官。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孔目”的词义,综合多来源信息可分为以下三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条目/目录
    最早见于隋代,指档案目录或详细条目。如隋炀帝曾要求官员“具条孔目”,即列出所有条目避免遗漏。

  2. 财物清单
    在官方文书中,也可指代财物的详细清单。

二、官职含义

  1. 唐代至清代的吏职

    • 唐代:官府中的高级吏人,掌管狱讼、账目、文书遣发等事务,职权较大。例如安禄山的孔目官严庄曾参与谋反策划。
    • 清代:翰林院设“孔目”,为九品低级事务官,职责以文书管理为主。
  2. 元代地方司法吏职
    元代戏剧(如关汉卿《蝴蝶梦》)中提及“小处官司孔目”,指地方官府中处理文书的小吏。

三、衍生用法

“文案孔目”为成语,形容文章内容详尽、条目清晰无遗漏。

总结

“孔目”一词既指具体的条目或清单,也指历代掌管文书的中低级官吏,其职权随朝代变迁有所差异。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孔目

孔目(kǒng mù)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孔字和目字。

孔字的部首是孔,由“子”字组成,表示孩子。它的笔画数为4画。

目字的部首是目,表示眼睛。它的笔画数为5画。

孔目这个词的来源不是很明确,但根据历史文献和研究,可以推测它的意思是“孩子的眼睛”或“眼睛的孩子”,可能指的是孩子的眼睛清澈明亮,纯真无暇的样子。

在繁体字中,孔字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目字的繁体写法为“目”,不同于简体字写法的“目”。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简化字的推行。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写法略有差异。孔字的古代写法为“孒”,目字的古代写法为“矞”。这些古代写法的演变,一方面是为了书写效率、速度,另一方面是为了书写规范和统一。

下面是一些例句,展示了孔目这个词的用法:

1. 父母的孔目,是最珍贵的财富。

2. 每个孩子的孔目都充满了希望和未来。

孔目的组词包括:孔目明、孔目清、双目孔瞪。

与孔目相关的近义词有:孩子的眼睛、孩童目。

与孔目相关的反义词有:目中无人。

别人正在浏览...

暴事贬价表里獘窦不崇朝不二法不可摸捉布满不習水土不怡察谅趁浪蹴蹋德信坟花俘劫顾恋行子核産红衲袄后矩嘉靖潗濈沮间孔疚蜡宾辽俗利令志惛六丑露丑率怀盲瞽眄遇内备平水歉疚前题切急耆名轻货鹊尾冠三犂三哲洒扫应对署尾司宫遡源穷流潭井铁砧听错兔丝燕麦物理光学武人无戎污手垢面虾蟇黏遐缅贤台西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