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客庄的意思、客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客庄的解释

佃户居住的村庄。《中国歌谣资料·农人忙》:“打下场,要分粮,主家派人到客庄。先提头,后分粮,又要利债狠如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客庄”是汉语中具有历史与地域特色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词素拆分与语义演变两方面解析。从构词法看,“客”指外来者或旅居者,“庄”指聚居地或经营场所,组合后形成两种主要释义:

  1. 历史经济概念

    指古代专为客商提供食宿、货物存储的场所,常见于交通枢纽或商贸重镇。此类场所兼具驿站与货栈功能,例如明清时期运河沿岸的“粮客庄”专营粮食中转(《中国古代商业词典》,商务印书馆,2019)。

  2. 族群聚居形态

    特指客家人聚居的村落,常见于闽粤赣交界地区及东南亚华人社区。这类庄落保留着客家方言与围屋建筑,如台湾桃园“龙潭客庄”仍完整保存半月池、宗祠等文化符号(《客家文化地理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现代汉语使用中,该词在台湾地区具有法定定义。依据《客家基本法》,经官方认证的客家人口超过1/3的乡镇市区,可列为“客庄文化重点发展区”,截至2024年全台已有70个此类区域(台湾客家委员会官网政策白皮书)。需要说明的是,《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未单独收录该词条,其释义需结合专业领域词典及学术文献进行综合考辨。

网络扩展解释

“客庄”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但核心解释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构成
    由“客”(外来人)和“庄”(村庄)组成,字面可理解为“外来人聚居的村庄”。

  2. 核心含义

    • 佃户聚居的村庄:多数资料(如、3、5、6、8、9)指出,“客庄”特指佃户居住的村落,强调租种土地的农民群体。例如《中国歌谣资料》中描述主家到客庄收粮的场景。
    • 人口稠密的外来聚居地:部分解释(如)认为泛指客人多、人口密集的区域,但此用法较少见。

二、使用场景与例句

  1. 历史与文学语境
    常用于描述旧时农村社会结构,如:“主家派人到客庄,先提头,后分粮”(引用自民谣)。
  2. 现代延伸用法
    偶见于地名或特色场所命名,如“森吧客庄园”等,但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三、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中国歌谣资料》或方言研究文献(来源:、6、9)。

别人正在浏览...

宝璋卑视鼻窦别嫌仓卒主人册封参错出嗣搭脚手架递杀风篷覆准寡讷广柑贯铁鬼卿和善红粉青楼鸿钜惶惑桦皮脸毁瘁简薄将台掎汩离楼陵傲陵暴柳絮陋面贼路绝盲飇漫山遍野愍隶谋懽暮槿辗顾女管家谦厚谦下青堂瓦舍虬梭鹊笑鸠舞三白草山胡设修师老兵疲顺拢书术嗣法啴啴贴邻通宾托架丸丸五尺之僮武德无贯鞋丬徙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