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刻己的意思、刻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刻己的解释

严格要求自己。《汉书·杜钦传》:“归咎於身,刻己自责。”《南史·宋元凶劭传》:“汝始呪诅事发,犹冀刻己思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刻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kè jǐ,其核心含义是“严格要求自己”,常用来形容人勤奋自省、追求进步的态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刻己”由“刻”和“己”组合而成:

整体可理解为“以严格标准要求自己,不懈怠、不自满”的品质。


二、详细解释

  1. 词义扩展

    • 古代文献中多用于表达“自我反省”或“主动担责”。例如《汉书·杜钦传》记载:“归咎於身,刻己自责”,指将过错归于自身并严格检讨。
    • 《南史·宋元凶劭传》中“刻己思愆”则强调通过自我约束来反思错误。
  2. 使用场景

    • 适用于教育、职场或个人成长领域,如形容学生勤奋学习,或职场人追求卓越。
    • 也可用于鼓励他人自律,如:“唯有刻己,方能突破瓶颈。”

三、字义分解

读音 含义分解 来源
①雕刻;②时间单位(如“一刻钟”);③程度深(如“深刻”);④严格(如“苛刻”) 、5
①自身(如“己任”);②天干第六位;③姓氏 、5

四、相关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文例证或使用场景,可参考《汉书》《南史》等典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刻己

刻己,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包括「刻」和「己」。它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对自己进行刻苦磨练,以达到提高和进步的目的。

拆分部首和笔画:

「刻」的部首是刀,整个字共包含4个笔画。

「己」的部首是巳,整个字共包含3个笔画。

来源:

「刻己」一词最早出现于《论语·仲尼篇》中,当时被用来描述孔子自我修养的一种方法。后来,这个词逐渐被广泛用于描述个人追求进步、自我要求的行为。

繁体:

「刻己」的繁体字为「刻己」,字形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具体到「刻己」这个词,可以使用古代的篆书形式来书写。然而,在现代常见的使用场景中,我们一般使用现代字体来书写「刻己」。

例句:

1. 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每天晚上都刻己苦练。

2. 她刻己成人,拼尽全力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组词:

刻苦、刻意、自刻、自己、己见

近义词:

修身、自律、自省

反义词:

放纵、怠惰、懒散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