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密地的意思、密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密地的解释

(1).机要之地。谓枢要职务。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六:“先皇开创之初,寻居密地;陛下纂承之后,再入中书。蒙二圣之深知,当两朝之大用。”

(2).人迹罕至之地,隐秘之地。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一:“密地数百里,崇山峻岭,沟汊分歧。”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拿获》:“捕壮拿获逃人,必先於密地,拷供旗色主名,并所逃月日,便问窝家。”

(3).秘密地,暗地里。《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 梁 段凝 、 张朗 密地统军,乘夜袭之。”《水浒传》第四一回:“小嘍罗并军健都伏在仓里,大家庄客、水手,撑驾船只,当夜密地望 无为军 来。”《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后来 周国能 差人到 蔡州 ,密地接了爹娘,到 燕山 同享荣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密地"是汉语中兼具古义与今用的复合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其核心含义为"隐蔽不易被察觉的场所",例如:"勘探队深入山林密地"(来源:《现代汉语词典》)。该词在佛教典籍《法华经义疏》中被引申为"修行者专注参悟的幽静环境",形成宗教语境下的特殊词义(来源:《汉语大词典》)。

从构词法分析,"密"取《说文解字》"山如堂者"的本义,引申为隐蔽状态;"地"则指具体空间区域,二字组合产生"隐秘空间"的引申义。现代汉语中常见于描述自然保护区或机密场所,如:"科研团队在云南密地发现新物种"(来源:人民网报道)。文学创作中也常作比喻,如莫言《红高粱》中"将心事埋作密地"的修辞手法(来源:中国作家网)。

网络扩展解释

“密地”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种解释:

一、机要之地或枢要职务

指重要的政治或行政核心区域,或代指担任关键职位。例如:

二、人迹罕至的隐秘之地

形容地理位置偏僻、不易被发现的环境。例如:

三、秘密地、暗地里(作副词)

表示行为或事件的隐秘性。例如:


补充说明:现代汉语中,“密地”使用频率较低,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如需更详细例证,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巴儿思标刀并联兵彊则灭不姜采访使参告忏仪爨宝子碑达孝调梅堆垛芳醁方足奉箒高竦花胡哨胡调呼红喝緑颊适家冤籍贯既济公金篦术浄戒井里制金闺玉堂棘正决洞阔拓零作冒耏面布妙仪暖融融暖袖旁侧喷激菩提树切类晴哢齐讴丘壑乞万真仁洽山东縿縿事无巨细树枢书体驷马索尽枯肠缩手田坎佻巧乌飞兔走雾文下次小己得失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