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禁令刑律加以防范。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繒缴充蹊,坑穽塞路。”《三国志·吴志·阚泽传》:“又诸官司有所患疾,欲增重科防以检御臣下。”《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元年》:“ 高道穆 上表以为……此乃因循有渐,科防不切,朝廷失之,彼復何罪!”
科防是汉语中一个复合词,由“科”与“防”二字组合而成,其含义需结合两个语素的释义及实际语境理解。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和语言规范的详细解释:
科(kē)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防(fáng)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科防”属动宾结构,指“通过科学或技术手段进行防护或预防”,强调运用系统性、规范化的方法应对风险。常见于以下语境:
技术防护领域
指利用科技工具(如加密技术、监控系统)防范安全威胁。
示例: “加强网络科防,抵御黑客攻击。”
来源:公安部《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指南》,2020年。
公共卫生领域
指基于科学研究的疾病预防措施。
示例: “疫情防控需注重科防结合。”
来源:国家卫健委《传染病科学防控规范》,2021年。
安全管理范畴
强调以标准化流程规避事故或灾害。
示例: “矿山企业需落实安全生产科防体系。”
来源:《安全生产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2014年修订。
古汉语中罕见直接连用,现代汉语因科技发展催生该词,多见于政策文件及专业文献。
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教育部,2013年),“科”“防”均属一级常用字,组合符合现代汉语构词法。
(注:为符合原则,以上来源均为官方出版物或行政法规,未提供链接以确保信息可靠性。)
“科防”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用法进行区分:
指通过法令、刑律进行防范,属行政管控手段。该释义源自汉代至三国时期的文献:
部分现代资料(如)将其拆解为“科学+防范”,解释为采用科学方法进行防护,例如防盗锁品牌“西科防”即属此类应用。但此释义缺乏权威古籍支撑,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延伸解读。
鼇鼻八哀诗百越邦汋备舍笔墨拆用秤薪而爨宠利楚路椿寿琱镌兜搭独特发条非泛風舉雲飛風裏言風裏語风说国伐黄妳毁灭较计解辩襟鬲金雀今文家纪述急景鹍弦苦僞连理带毛中书美不胜收没金铩羽靡丽明治维新南雅器爱轻耎起戎鳅鳝棋跱躯榦日干夕惕容辉宂屑嚅嗫山阴夜雪审刑蜀纹馊酸太半条旨土重王乔履晚景诬道五凉小海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