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绣有连理枝的带子。古代用作6*爱情的象征。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唐 施肩吾 《夜起来》诗:“香销连理带,尘覆合欢杯。”一说,连理带为两条对称的衣带,用以系束衣服。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连理带汉语 快速查询。
“连理带”是古代服饰中的一种装饰性衣带,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指绣有连理枝纹样的衣带,象征坚贞爱情。连理枝作为传统意象,源自树木枝干自然交缠的现象,常被用来比喻夫妻或恋人不可分割的关系(参考)。
形制争议
主流说法认为它是单条绣有连理枝图案的带子,但部分文献提出可能是两条对称的衣带,用于系束衣物。
文学意象
在汉唐诗词中频繁出现,如辛延年《羽林郎》中“长裾连理带”描写女子服饰,施肩吾《夜起来》用“香销连理带”暗示情感状态,体现其作为爱情信物的文化功能。
部分现代资料误将其解释为成语,形容“关系密切”,但根据权威古籍记载,该词本义为实物性服饰配件,建议以《汉典》《天奇教育》等来源为准。
示例用法
唐代女子婚服中,连理带常与合欢襦搭配,形成“连理带-合欢襦”的固定组合,体现婚恋主题。
《连理带》是一个成语,表示夫妻彼此相爱、互相支持,像合二为一。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幸福美满的婚姻。
《连理带》的拆分部首是“辶”和“言”,其中“辶”是走的意思,表示两个人走到一起,“言”表示口的意思,代表两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笔画结构:连(7画)+理(11画)+带(10画)= 28画。
《连理带》最早出现在唐代杜牧的《题临安邸》诗中:“除却天生丽质,何人见了都惊呀。一百零八分瓜裂,关关睛睛两相连。”这里描述了两个人如同瓜裂得非常完美,形象地表达了夫妻之间互相依存的意义。后来逐渐演变为成语,被广泛运用于形容夫妻关系。
繁体字是連理帶。
古时候,连理带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说文解字》中,连(丿+口+丿)理(王+丿+王)带(巾+不+王+丁)。这些写法略有变化,但整体的含义保持不变。
1. 他们相爱多年,真是一对连理带的夫妻。
2. 这对连理带的情侣总是一起出行。
3. 我们应该向这对连理带的夫妻学习如何经营好婚姻。
结合、合二为一、相濡以沫
比翼双飞、相携、相亲相爱。
分道扬镳、疏离、冷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