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重罚。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我抛别了我的妻子,我是忍心,但我也无法两全。而我的不负责任的苛罚,我现在也饱受着了。”
谴责与处罚。苛,通“ 訶 ”。《周礼·夏官·射人》:“不敬者,苛罚之。”
“苛罚”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重罚
指严厉或过度的惩罚。例如郭沫若在小说《塔·喀尔美萝姑娘》中写道:“我的不负责任的苛罚,我现在也饱受着了。”
谴责与处罚
此处“苛”通“訶”(hē),表示斥责、责备。这一用法源于《周礼·夏官·射人》中的记载:“不敬者,苛罚之。”
词源与结构
“苛”本义为严厉、苛刻(如“苛责”),在古汉语中也可通“訶”,表示斥责;“罚”即处罚,二者组合强调严厉的责罚行为。
现代使用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日常口语中较少出现,可替换为“严惩”“重罚”等近义词。
以上解释综合了权威词典释义及文献用例,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周礼》原文或郭沫若文学作品。
《苛罚》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包含两个部首,分别是“艹”和“网”,并且分别拥有四个和十三个笔画。
该词语是由“苛”和“罚”两个词组合而成。在《说文解字》中,“苛”字的本义是“严厉”,表示对人对事物要求严格,不宽容。而“罚”字的本义是“处罚”,表示对违法行为或错误行为给予制裁或惩罚。
《苛罚》词语的繁体字写法是「苛罰」。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不同,但词义基本相同。例如,苛字的繁体字写法为「塚」,罚字的繁体字写法为「罰」。
例句:
1. 他对员工的工作要求十分苛罚。
2. 这个罚则太苛罚了,不符合实际情况。
组词:
1. 苛待:指对人严厉对待,使其受苦。
2. 罚款:指根据规定对违法者或者错误行为者强制收取一定金额的钱财作为处罚。
近义词:
1. 严厉:指对事物要求严格,不宽容。
2. 处罚:指对违法行为或错误行为给予制裁或惩罚。
反义词:
1. 宽容:指对人或事物宽容、宽大。
2. 奖励:指对良好表现或成绩给予肯定和赞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