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杪节的意思、杪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杪节的解释

节侯之末。 南朝 宋 谢灵运 《归途赋》:“时旻秋之杪节,天既高而物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杪节是汉语词汇中表示时节末端的复合词,由"杪"与"节"两个语素构成。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杪"本义为树枝的细梢,《说文解字》载其"从木少声"的形声字结构,后引申指时间或空间的末端,如"岁杪"即年末;"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节气或时令的划分节点。二字组合后,"杪节"特指特定节气或季节的末尾阶段,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立夏杪节"即指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将尽的时段。

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对物候现象的记载,如明代《农政全书》描述"杪节稻穗垂"指秋分时节稻谷成熟的农耕场景。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文学性表达,如"寒露杪节,北雁南归"的诗词创作。相关节气知识可参考中央气象局二十四节气专题资料,其科学定义与《中国天文年历》的太阳黄经计算方式相印证。

网络扩展解释

“杪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理解:

一、基本词义

  1. 本义延伸
    “杪”原指树枝的细梢(),后引申为时间或季节的末尾,如“岁杪”(年末)、“秋杪”(秋末)。
    “节”在此指节候、时令,因此“杪节”整体表示节候的末尾阶段,常用于描述四季更替的尾声,如秋季末尾。

  2. 具体释义
    根据文献记载,“杪节”指“节侯之末”,即某一季节或时令的结束时期。例如南朝谢灵运《归途赋》中“时旻秋之杪节”,意为“正值秋季的末尾”。

二、出处与用例

三、现代使用情况

“杪节”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仅在特定文学或历史语境中出现。如需表达类似含义,更常用“季末”“末尾”等通俗词汇。

如需进一步验证“杪”的释义,可参考权威字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黑白髦辨讼表音符号碧鸡逼胁布陈才情撤调刺刺挠挠盗铸答应电话机刁健洞见肺腑诽章分配符传敷和附见刚辩哏絶贡单公尸怪变观阁归卧滚瓜流油河工黑猪渡河核心花间集华年汇聚羁窭惊泷鯨鱏金竈旧部九春寄止跨立纩緜溃遁葵扇料外钱沴气卯酉髦子迫生三都赋三黄审别盛躅水职土围子外户为限犀革膝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