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考课法的意思、考课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考课法的解释

考核、鉴别官吏优劣的法令。《汉书·京房传》:“宜令百官各试其功,灾异可息。詔使 房 作其事。 房 奏考功课吏法。”《三国志·魏志·卢毓传》:“帝纳其言,即詔作考课法。”《宋史·选举志六》:“州县於进丁、入老,收落失实,以故课役不均,皆守令弛职,可申严《考课法》。”参见“ 考课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考课法”是古代中国用于考核和鉴别官吏政绩优劣的法定制度,其核心是通过制定标准化的评判方法对官员进行定期评估。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考课法由“考”(考核)、“课”(课试/评定)、“法”(法令)三部分组成,指通过法令形式确立的官吏考核制度,旨在评估官员的履职能力、政绩及品行。例如《三国志》提到魏明帝采纳卢毓建议“诏作考课法”,即为典型应用。

  2. 历史背景与实施

    • 起源可追溯至汉代,如汉元帝时期京房提出“考功课吏法”,将官员职责量化考核。
    • 宋代进一步完善,《宋史·选举志》记载通过《考课法》核查州县户籍、赋税等政务,确保地方治理实效。
  3. 评判标准与意义
    考核内容包括赋税征收、人口管理、司法公正等行政实务,结果直接影响官员升迁或贬黜。这一制度强化了中央集权,也为后世科举和职官管理制度提供了参考。

扩展说明
需注意,“考课法”在部分语境中可能被引申为“刻板的评价标准”(如提及的教育场景),但这一用法非历史主流释义,更多属于现代引申义。若需深入研究,可查阅《汉书》《宋史》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考课法》的意思

《考课法》是一个汉语词汇,它指的是一种详细而系统的考核和评定方法。该词汇由“考”、“课”和“法”组成,下面将对其进行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面进行介绍。

拆分部首和笔画

《考课法》的拆分部首是“⺧”(又称为“老板”),表示肉类;“讠”表示语言或说话。它的总笔画数为13,其中“⺧”部首占1画,“讠”部首占12画。

词源来源

《考课法》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其中,“考”源于《说文解字》的解释,意为“校勘、辨析、古代也从己四”;“课”源于《说文解字》的解释,意为“考察、学问之数”;“法”源于《说文解字》的解释,意为“条文义人治所以理政”。

繁体写法

《考课法》的繁体写法是「考課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所以《考课法》在古代的写法也会有所区别。例如,“考”可以写作“考”、“栲”、“考”、“栱”等;“课”可以写作“课”、“課”、“讠”等;“法”可以写作“法”、“灋”、“洀”等。

例句

1. 学习要掌握一些有效的考课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2. 这个考试采用了一种新的考课法,让学生更好地展示他们的知识和能力。

组词

《考课法》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成新的词语,例如:
- 考核(kǎo hé):对某人或某事进行全面评估和判断。
- 课程(kè chéng):指定的学习计划或教学内容。

近义词

与《考课法》相近义的词汇有:
- 考核制度:一种评价和衡量工作绩效或学习成绩的制度。
- 计分标准:规定了考试或评估中分数分配的标准和规则。

反义词

与《考课法》相反义的词汇有:
- 随意批判:没有明确标准和方法的评论或评判。
- 无法度量:无法用具体的计量方式进行评估或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