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奉宣的意思、奉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奉宣的解释

宣布帝王的命令。《汉书·循吏传·黄霸》:“时上垂意於治,数下恩泽詔书,吏不奉宣。” 唐 杜甫 《奉谢口勅三司推问状》:“今日巳时,中书侍郎平章事 张镐 ,奉宣口勅,宜放推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奉宣”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用色彩的复合动词,由“奉”与“宣”两个语素构成。《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义为“承受帝命后传达诏令”,特指古代臣子接受君主命令后进行宣告的行为。该词最早见于东汉典籍,《后汉书·隗嚣传》载“奉宣诏书,威德昭明”即典型用例,体现使者传达皇命的职能属性。

从语义演变看,“奉”强调恭敬接受的动作,“宣”侧重公开传布的动态,二字组合形成礼仪性传达的完整闭环。唐代李善注《文选》时称“凡云奉宣,皆谓奉君命而宣布”,进一步明确其作为皇权延伸的体制特征。明清时期该词使用频率降低,逐渐被“传旨”“颁诏”等表述替代。

在现代汉语中,“奉宣”作为历史词汇仍见于古籍研究领域,《王力古汉语字典》标注其为“旧时公文用语”,建议在涉及古代制度文书时准确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该词不适用于现代行政管理语境,若用于文学创作则需符合历史场景设定。

网络扩展解释

“奉宣”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为宣布帝王的命令,主要用于古代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例句

  1. 《汉书·循吏传·黄霸》
    原文提到:“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意为皇帝多次颁布恩诏,但官吏未能有效传达。
  2. 杜甫《奉谢口敕三司推问状》
    文中记载:“张镐奉宣口敕”,指官员张镐奉命宣布皇帝的口头诏令。

三、字义分解

四、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中,描述官员执行皇命的行为,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


“奉宣”是古代行政体系中的术语,强调对帝王命令的传达与执行,需结合具体历史语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宝身保险灯薄海参据厕简场苗楚关出鬼入神东真宓子贱汉帝河清海竭闳眇皇旨检才缄口不言京报连登黄甲静难举要开支兰情蕙性连疏礼正蝼蚓民国拿获南天逆臣旁引曲证佩衽朴消辟阳侯破家竭产牵缆齐栗犬马心取笑三父八母散衣上书闪念哨官十三篇蜀客顺口堂厨贪人探渊索珠特急筒轮托分帷毂伪缪无令五脏侠刺象骖玁狁歊热嚣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