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平安。 晋 王羲之 《夫人帖》:“夫人涉道康和,足下小大皆佳。”
(2).安宁和顺。《旧五代史·唐书·明帝纪四》:“自元臣镇静,庶事康和,兆民咸乐於有年,闔境弥坚於望幸。”
“康和”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析:
平安
指生活或状态平稳安好。例如晋代王羲之在《夫人帖》中写道:“夫人涉道康和,足下小大皆佳。”,此处“康和”即描述对方平安无恙的状态。
安宁和顺
强调社会或人际关系的和谐稳定。如《旧五代史》记载:“庶事康和,兆民咸乐於有年。”,意指国家事务安宁,百姓生活和乐。
历代典籍中,“康和”多用于描述个人安康或社会安定,具有明确的正面语义。需注意具体语境差异,避免与同名事物混淆。
康和,指安康和谐的意思,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拆分部首为广和忄,拆分笔画为9画。来源于中文,是一个简体汉字。
在繁体字中,康和的写法为「康和」。
在古时候,康和的汉字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
一些例句包括:
1. 希望你一切康和。
2. 这个社区居民相处得很康和。
组词:康乐、康健、康复。
近义词:和谐、安乐。
反义词:不和、纷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