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ave stealthily] 〈方〉∶溜掉;偷偷离去
方言。偷偷地走开;溜走。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你为什么开溜?怕比赛吗?’老社长问他。”《人民日报》1981.4.4:“至于从解差手中开溜的这个具体战术,则是从他的第一批学生,旧社会的流浪儿如何对付国6*民6*党警察那里学来的。”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开溜汉语 快速查询。
“开溜”是一个口语化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非正式场合,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偷偷离开或迅速逃离某个场合,带有躲避、不愿被察觉的意味。例如:“他趁大家不注意时开溜了。”
2. 方言属性与使用场景
3. 构词与情感色彩
4. 近义表达
类似说法包括“溜走”“溜号”“临阵脱逃”等,但“开溜”更强调主动且悄然的离开。
若需更多例句或方言用例,可参考《人民日报》等文献中的实际语境。
开溜是一种口语俚语,通常指逃跑、离开或逃走的意思。这个词语在中国大陆非常常见,尤其在年轻人之间流行使用。
开溜的两个部首分别是“开”和“水”,其中“开”的拆分部首为“廾”和“户”,笔画为5画;“水”的拆分部首为“三点水”,笔画为4画。
《开溜》一词最早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的沪剧剧本中。在戏剧中,开溜指的是表演结束后演员离开舞台的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慢慢演变为通用口语,用来表示离开或逃离的动作。
開溜(繁體字)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开溜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古代字典和文献,暂未找到开溜古字的具体写法。
1. 他看到警察就开溜了。
2. 我们追了他好几路,但最终他还是开溜了。
3. 这个贼很乖,一看到有人追就马上开溜。
开溜可以与其它词语组合形成一些短语或俚语,例如:开溜路、开溜包、开溜车等。
逃跑、逃走、离开、溜走。
停留、留下、不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