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顽驽的意思、顽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顽驽的解释

愚笨而才能低下。多作自谦之辞。《后汉书·黄琼传》:“臣至顽駑,世荷国恩,身轻位重,勤不补过。”《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臣以顽駑,器非其畴,尸禄负乘,夕惕若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顽驽”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二、用法与语境

  1. 自谦表达:古代臣子或文人常用此词谦称自己才智不足。

    • 例:《后汉书·黄琼传》中“臣至顽驽,世荷国恩”,表达对自身能力的谦逊态度。
    • 例:《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中“臣以顽驽,器非其畴”,强调能力与职位不匹配的谦卑。
  2. 情感色彩:含贬义,但用于自称时带有委婉、克制的意味,符合传统谦辞文化。

三、相关词汇

四、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学或历史研究领域。如需引用,需注意语境是否符合谦辞的传统用法。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原文或权威古籍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顽驽:词义与来源

顽驽(wán nú)一词是指人或动物固执、顽固不化,不服从规章制度或领导安排的行为或态度。

顽驽的拆分部首为马和巛,它的总笔画数为19。其中,马为部首,表明和马相关,巛为边旁。

来源

“顽驽”一词最早源自《荀子·劝学》:“驱驰驷马,击筑而歌乎宁。一曲之余,心易移也。随变而入,应机而生,遂至于通。千乘之国,五乘之乡,离却即是百揆之功,住则是顽驽之鄙。忽尔而犯之,芒传天下;忽尔而已之,不传小人。”荀子以马作比喻,比喻人要以恒心坚持学习,否则就会像顽驽一样,难以取得进步。

繁体

繁体字为頑驕(wán jiāo)。注:驕这个字并不是驽的边旁。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驽的写法为:馬巛又两点(.), 左上顿,非常接近现代的写法。

例句

1. 他对办公室规定持顽驽态度,经常违反纪律。

2. 孩子在学习上有些顽驽,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

组词

顽劣、顽童、驽箭、驽固

近义词

倔强、固执、不屈、执拗

反义词

顺从、柔和、驯良、顺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