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体例的意思、体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体例的解释

(1) [stylistic rules and layout]∶著作的编写格式;文章的组织形式;编辑部或印刷所对于拼法、大写、标点、排印和版面所遵循的习惯

(2) [guiding principle and detail rules]∶纲领与细则

(3) [rule]∶办事的规矩

详细解释

(1).著作的编写格式;文章的组织形式。《宋书·傅隆传》:“ 汉 兴,始徵召故老,搜集残文,其体例紕繆,首尾脱落,难可详论。” 清 恽敬 《答来卿书》:“而其用意用法之巧胜,有不可胜求者,略举数篇,以为体例。” 王鹏运 《<彊邨词>序》:“拙集既用《味梨集》体例,则《春明花事》诸词,其题目拟《金明池》下书《扇子湖荷花》,题序则另行低一格,而去其‘第一’、‘第二’等字,似较大方。”

(2).纲领制度和内容细则。《晋书·李重传》:“臣以革法创制,当先尽开塞利害之理,举而错之,使体例大通而无否滞亦未易故也。”

(3).成规;惯列。 宋 苏轼 《相度准备赈济第一状》:“欲乞检会去年体例,更赐加数。”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无那舞蹈扬尘体例,只打个稽首权充拜礼。” 郭沫若 《今昔集·论儒家的发生》:“ 正考父 的《鼎铭》是法诫语,不合体例,不能认为它是真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体例”是汉语文献学和编纂学中的重要术语,指著作的编写格式、组织形式及编纂原则。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定义,体例是“著作的编写格式或组织形式”,包含内容编排、章节划分、注释规范等系统性规则。其核心内涵可从三方面解析:

  1. 历史沿革

    《辞海》(第六版)指出,体例概念最早见于《文心雕龙》,指文章结构规范。唐代史学家刘知幾在《史通》中强调“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将体例视为著作编纂的纲领性原则。

  2. 结构要素

    现代学术著作的体例通常包含以下要素(参考《编辑出版学术规范》):

  1. 应用场景

    在《古籍整理通则》中,体例被细化为古籍校勘的“行款版式规范”,例如标点使用、异体字处理、页码标注等具体操作准则。当代工具书如《汉语大词典》亦通过《凡例》明确收词原则、字形标准及检索方法。

网络扩展解释

“体例”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著作、文章或制度的结构与组织形式。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
    指书籍、文章在内容编排、章节划分、标点使用等方面的规范。例如,学术论文可能包含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固定模块,这种结构即属于体例。

  2. 纲领制度与内容细则
    涉及制度或法规的框架性设计,如《晋书》提到“体例大通而无否滞”,强调通过明确规则实现制度顺畅运行。

  3. 成规或惯例
    指约定俗成的办事规矩,例如宋代苏轼提及“检会去年体例”,即沿用过去的惯例处理事务。


二、古籍出处与例句


三、近义词与相关概念


四、应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案例,可参考《宋书》《晋书》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怖怯布署车怠马烦楚女腰肢慈容粹正大娘道德认识电子手表第六感觉抵销断科多多益善防扼渢融孚笋脯掾高洁公众投资基金国邸闳达话表讙设画意绘声绘色豁然确斯荐蒋嘉贽桀起介祉金甲局卡闚度垒城楞伽僧陵邈龙须水买笑金麪糊鬼明劫鸣桐内阁凝竚栖谷轻僄穷桑书客素队苏功贪玩踏容娘踏兽车庭唐唾耳脱脂襪系危败乌柿小白啸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