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耍贫嘴,多嘴。《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近前来吩咐你,叉手跕着莫弄嘴。”《西游记》第六八回:“众人道:‘莫弄嘴,快寻你师兄去。’”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谁教你弄嘴来。”
(2).指搬嘴,搬弄是非。《水浒后传》第四回:“我和你这般姻缘,是生死难开的了。便是老厌物回来,百般随顺,我倒不打紧,只是这个 杜兴 ,恐他弄嘴,如何是好?”
“弄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耍贫嘴、多嘴
指说话轻率、爱卖弄口舌,常带有贬义。例如《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中提到:“叉手站著莫弄嘴”,强调不要随意插话或胡乱发言。
搬弄是非
指背后议论、挑拨他人关系。如《水浒后传》第四回提到:“杜兴恐他弄嘴”,暗示担心他人搬弄口舌引发矛盾。
古典文学作品
方言与口语
现代语境中多用于口语,如“少弄嘴,多做事”,劝诫减少空谈、注重行动。
需根据语境区分“弄嘴”与“弄口”(后者更侧重“拨弄口唇”或“玩弄言辞”)。例如《汉书》中“左右弄口”指挑拨离间,但现代较少使用此义。
以上解析综合了古籍、方言及现代用法,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文献原文。
《弄嘴》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开玩笑或戏弄别人,用言语或动作取笑对方。
拆分部首和笔画:
《弄嘴》的拆分部首是弓和口,共有8个笔画。
来源:
《弄嘴》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小说《水浒传》中,在这部小说中,有一位名叫阮平的英雄,以弄嘴为绝活,能挑逗他人,使人兴奋。后来这个词逐渐流传开来,并成为了形容开玩笑或戏弄的固定词组。
繁体:
《弄嘴》在繁体中的写法为「弄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弄嘴》可以写作「弄口」,其中「弄」字的写法与现代一样,而「口」字的写法则为「」、「」、「」。
例句:
1. 我们之间的争论只是开玩笑,别太认真,别弄嘴了。
2. 他经常用语言来弄嘴别人,每次都笑得前仰后合。
组词:
弄笑、弄假成真、弄虚作假
近义词:
戏弄、嘲笑、取笑
反义词:
安抚、宽慰、劝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