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薄的赠品。 唐 皮日休 《早春以橘子寄鲁望》诗:“知君多病仍中圣,尽送寒苞向枕边。”此指橘子。
“寒苞”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区分:
一、成语含义(常见于文学比喻) 由“寒”和“苞”组合而成,字面指寒冷季节中未开放的花苞,比喻在严酷环境下被压抑的生命力或未展现的潜能。
二、古诗文中的特殊用法 指微薄的赠品,常见于唐代诗词,作自谦之词。
补充说明:
《寒苞》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指寒冷的花蕾。
《寒苞》的部首是“⺥”(秸字旁),它的总笔画数为14画。
《寒苞》一词最早见于《诗经·王风·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维叶萋萋,黄鸟于飞。”这里的“叶萋萋”即指花蕾未开放的样子,后来扩展为“寒苞”的意思。
繁体字“寒苞”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有一些变化,但《寒苞》一词的字形基本保持一致。
他在冬季的园子里看到了一朵还未开放的寒苞。
- 寒冷:寒冷的天气。
- 花蕾:还未绽放的花朵。
- 莪菁:一种绿色蔬菜,菁菜。
花蕾、蓓蕾、蓓叶(形容刚刚长出来的嫩叶)。
盛开、绽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