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荡舟的意思、荡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荡舟的解释

(1).以手推舟,行于陆地。《论语·宪问》:“ 南宫适 问於 孔子 曰:‘ 羿 善射, 奡 盪舟,俱不得其死然。’”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 奡 多力,能陆地行舟。” 邢昺 疏:“盪,训推也,能陆地推舟而行。”一说,以舟船冲锋陷阵。见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奡盪舟》

(2).划船。 唐 刘禹锡 《采菱行》:“盪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1).簸荡船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蔡 女为 桓公 妻, 桓公 与之乘舟,夫人荡舟, 桓公 大惧。”《淮南子·人间训》:“ 蔡 女荡舟, 齐 师大侵 楚 。”

(2).用水师冲锋陷阵。《论语·宪问》:“ 羿 善射, 奡 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 顾炎武 《日知录·奡荡舟》:“古人以左右衝杀为盪,陈其鋭卒,谓之跳盪,别帅谓之盪主。”

(3).划船。 南朝 梁元帝 《采莲赋》:“妖童媛女,荡舟心许。” 唐 李咸用 《横塘行》:“红綃撇水荡舟人,画橈掺掺柔荑白。” 元 倪瓒 《九日过彦行用韵》:“荡舟烟景晚,举盃当素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荡舟”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意蕴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解释,“荡”指摇动、摆动,“舟”为船只的统称,因此“荡舟”本义指通过摇动船桨使船只在水面行进的动作。例如《诗经·邶风》中“二子乘舟,汎汎其逝”即描绘荡舟场景。

从动作特征分析,《汉语大词典》补充说明,“荡”含有“有节奏地往复运动”之意,故“荡舟”区别于快速划船,更强调轻柔、舒缓的划船方式,如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在碧沉的河水里,荡着清幽的小舟”。

该词在文学中常被赋予引申义,如《楚辞集注》引宋代学者注解,认为“荡舟”可隐喻对人生境遇的掌控或随波逐流的选择。现代汉语研究中(参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该词还保留着古汉语“以舟戏水”的游乐含义,特指水上休闲活动。

文化意象层面,据《中国水文化研究》记载,“荡舟”自先秦时期即成为文人表达隐逸情怀的典型意象,如王维诗句“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便通过荡舟动作传递超脱世俗的意境。

网络扩展解释

“荡舟”作为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一、字面含义

  1. 陆地推舟
    指以手推动舟船在陆地上行进。该释义源自《论语·宪问》,记载南宫适向孔子提到“奡荡舟”,汉代孔安国注解为“奡多力,能陆地行舟”,唐代邢昺进一步解释“荡”为“推”。清代顾炎武则提出另一说,认为“荡舟”是以舟船冲锋陷阵(见于《日知录》)。

  2. 划船
    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如唐代刘禹锡《采菱行》“盪舟游女满中央”,南朝梁元帝《采莲赋》“妖童媛女,荡舟心许”。


二、引申含义

  1. 簸荡船只
    指摇晃船只的动作,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蔡女荡舟导致齐桓公受惊的故事。

  2. 比喻胸怀开阔(现代引申)
    部分词典将其引申为“心胸开阔、志向远大”的象征,如“荡舟比喻人的志向不受拘束”,但此用法多见于现代文学修辞,古典文献中未明确提及。


三、注意事项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现代用法解析,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捱挤谙委伯夷长画怅如楮耳单凳子当朝得胜令刁横斗鸡走狗顿跌附赘县疣过气鼓鞄鸿教侯牏划分环蚀幻演火伏火轮车讲若画一践升荚物敬谢卷卷觉剑谲譬具器食孔雀花赉恤凉薯狸裘闾舍毛施煤气机判别式攀条陪偿喷撒偏信则暗朴重怯畏棋逢敌手庆成轻而易举倾听全力以赴人落日锻月炼砂灰少阳圣语摄水收采兀兀陶陶相映成趣小竖遐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