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矩矱的意思、矩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矩矱的解释

(1).规矩法度。《楚辞·离骚》:“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王逸 注:“矩,法也;矱,於缚切,度也。” 汉 严忌 《哀时命》:“上同凿枘於 伏羲 兮,下合矩矱於 虞 唐 。”《明史·选举志一》:“时方崇尚新奇,厌薄先民矩矱。”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至 啟禎 时, 钱谦益 、 艾南英 準 北宋 之矩矱, 张溥 、 陈子龙 擷 东汉 之芳华,各树一帜,以召学者。”

(2).定为法度,以为法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但言不能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缾管,何能矩矱?” 宋 洪迈 《<唐黄御史公集>序》:“于时墨儒词匠所为诗若文,咸矩矱自然,不以彫饰为工,相与赞翊道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矩矱”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示法度、准则或规范的意思。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文献的详细解释:

  1. 字源与基本含义

    • 矩:本义指画直角或方形的曲尺,是木工用来取直角的工具。《说文解字》释为:“矩,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引申为法则、规矩、标准。据《汉语大词典》记载,“矩”象征行为的准则和道德的规范。
    • 矱:音 yuē,本义指尺度、标准。《说文解字》释为:“矱,尺也。”段玉裁注:“矱者,度也。”指衡量长短的尺度。据《辞源》解释,“矱”常与“矩”连用,共同强调法度的概念。
    • 合成义:“矩矱”二字结合,取其比喻义,指法度、准则、规矩或规范。它象征着衡量事物、行为是否合宜、正确的标准。
  2. 核心释义(法度、准则)

    • 作为名词:“矩矱”指必须遵守的法则、规矩或标准。例如:
      • 屈原《离骚》:“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王逸注:“矩,法也;矱,度也。” 意为寻求志同道合者,遵循共同的法度)。此例说明“矩矱”在先秦文献中即指共同遵循的法则。
      • 汉·赵岐《<孟子>题辞》:“《论语》者,五经之錧鎋,六艺之喉衿也;《孟子》之书,则而象之,卫道以明邪,距詖行,放淫辞,正人心,息邪说,以承三圣者,矩矱之乎?” 这里指《孟子》是遵循(或作为)圣人之道的准则。体现了其在经典阐释中的权威性。
    • 引申义:也可指作为典范、楷模的人或事物。
  3. 用法与搭配

    • “矩矱”常与表示遵循、效法或作为标准的动词搭配,如“循矩矱”、“守矩矱”、“为矩矱”、“矩矱乎”。
    • 也常与其他表示法度的词并列或组合使用,如“规矩矩矱”、“矩矱绳尺”,强调标准的严格和全面性。

“矩矱”是一个源自古代度量衡工具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法度、准则、规范。它象征着衡量行为、事物是否正确的标准,常用于指代必须遵守的法则或作为典范的楷模。该词带有一定的书面语色彩和古典韵味,常见于古代文献及对法度、规范有强调的现代语境中。其权威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辞源》、《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以及在《楚辞》(如《离骚》)、《孟子》赵岐注等经典文献中的实际运用。

网络扩展解释

“矩矱”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jǔ yuē,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1.基本释义

“矩矱”由“矩”和“矱”组成,两者均为古代测量工具:

2.出处与引申义

3.现代意义

“矩矱”在现代语境中多用于强调遵循传统规范或道德准则,如“矩矱绳尺”成语(形容严守法度)。其核心思想是提醒人们行事需有章法,不可偏离正道。

4.拓展用法

在文学或学术领域,“矩矱”可指代典范或法式,如宋代洪迈评诗文“咸矩矱自然”,即赞其符合传统又不失自然。

“矩矱”是融合工具本义与抽象规范的词汇,既体现古代智慧,也适用于当代对规则与道德的探讨。

别人正在浏览...

哀怜,哀悯按脉白首空归波水不差毫厘步屣肠绝常设朝帽城脚宠习丑饰俦夷词严义正跐豸大岘地狱刚卤甘愿工业社会关赏挂鞋归公归拢滚汤泼老鼠画卵谎人净高惊翔进入金缯酒臼九考连干灵窍凛严赁租马鞍棉毛,棉绒鸣金赋陌上桑间末师年家子牛湩跑马卖解寝置骑射鼽衄曲居士桑雉擅兴律胜事饰法尸居龙见说地谈天碎锦外屏献鸠消费品下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