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y on natural barrier] 依凭险要之地而防守
据险顽抗
凭险而守;凭借险要。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东窥 白马 ,北距 飞狐 ;即仓 敖庾 ,据险 三涂 。”《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 昶 幸 晋 汉 之际,中国多故,而据险一方,君臣务为奢侈以自娱,至於溺器,皆以七寳装之。”《三国演义》第一一○回:“ 蜀 地浅狭,钱粮鲜薄,不宜远征;不如据险守分,恤军爱民,此乃保国之计也。”
“据险”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依凭险要地形进行防守或占据,常用于军事或战略语境。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依靠天然或人为的险要地势(如山岭、关隘等)进行防御或抵抗。例如“据险顽抗”即强调利用地形优势固守。
扩展用法
在历史文献中,常描述势力凭借地理优势割据一方。如《新五代史》提到后蜀孟昶“据险一方”,指其利用蜀地险要地形割据自保。
晋代陆机《汉高祖功臣颂》:
“东窥白马,北距飞狐;即仓敖庾,据险三涂。”
此句通过“据险”强调军事布防中的地形依赖性。
《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蜀地浅狭,钱粮鲜薄,不宜远征;不如据险守分。”
体现战略上依托险要地形保守防御的策略。
主要用于历史、军事或文学领域,强调地理优势与战略防守的关系。现代亦可引申为“占据有利条件”,但需结合具体语境。
《据险》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包括“据”和“险”。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据”字的部首是“手”,总共包含5个笔画。
- “险”字的部首是“阜”,总共包含11个笔画。
来源:
《据险》一词源于《易经》中的《系辞》:“据险而言,由舜,吉亨。”意思是依据险地而进行言论,就可由舜的事例得出吉祥的结论。
繁体:
《据险》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據險”,保留了“据”和“险”字的形态,只是一些笔画有所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字形有很多变体。根据研究,古代《据险》的写法可能有些不同,但基本结构和含义保持一致。
例句:
1. 他们据险而言,提出了一个周全的解决方案。
2. 面对困境,只有据险而行才能获得成功。
组词:
据险情、据险如常、据险而行、据险决策
近义词:
根据风险、依据危险、顺应困难、依附困阻
反义词:
违抗险境、脱离困难、逆行风险、不顾危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