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tire from age] 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泛指年老退休
他捞够了,就假装告老还乡
冬十月晋韩献子告老。——《左传·襄公七年》
(1).旧指官吏年老辞官退休。《左传·襄公七年》:“ 韩献子 告老。” 唐 陈子昂 《高府君墓志铭》:“於是因阶秩满,告老归闲。” 宋 司马光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始公在 并州 ,年甫七十,亟欲告老,会左迁,不敢。”《红楼梦》第一○四回:“我心里巴不得不做官,只是不敢告老。”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他在外面做过知县,现在告老还乡。”
(2).泛指年老退休。《新华文摘》1983年第12期:“现在……做这种大衣的老师傅都告老了。”
“告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演变,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告老”原指封建时代官员因年老体衰或任职期满而主动辞去官职,后泛指年老退休。例如:“他告老还乡后,专心著述。”
古代典籍中的出处
文学作品的体现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官员退休制度或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左传》《唐会要》等典籍,或查阅、等来源的原始内容。
告老是汉语词汇,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辞去工作或职务;二是向老者请教或祝贺长寿。
告老的拆分部首是言字旁和老字旁,共计11个笔画。
告老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字,尤其是在《庄子·天运篇》中有相关记载。告老的繁体字为「告老」。
在古代,告老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主要是在老字的部分稍有变化。写作「䢕老」。
1. 张先生向公司领导提出请辞的申请,决定告老。
2. 为了庆祝爷爷的九十大寿,全家都去拜访了他,并向他告老。
告退、告别、告诉、告示。
辞职、退休、离职。
就职、上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