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主的意思、军主的详细解释
军主的解释
一军的主将。《三国志·魏志·张郃传》:“今日事急,非 张将军 不能安也。遂推 郃 为军主。”《北齐书·厍狄干传》:“﹝ 厙狄干 ﹞以军主随 荣 入 洛 。” 明 陈与郊 《义犬》第三出:“下官将军 靡旃 者是也,奉军主 戴僧静 将令,搜戮 袁氏 小儿。”
词语分解
- 军的解释 军 (軍) ū 武装部队:军威。军服。行(妌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军。 笔画数:; 部
- 主的解释 主 ǔ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专业解析
“军主”是中国古代,尤其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军事官职称谓,其核心含义如下:
-
军队统帅或主将:
- 这是“军主”最核心的含义。它指代一支独立作战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负责统领该部兵马,指挥作战。其统辖的兵力规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军队体系中会有所差异,但通常是指挥一定规模作战单位(如数千人)的将领。
- 来源依据:《汉语大词典》对“军主”的释义明确为“一军的主将”。《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也指出“军主”是“南北朝时期对统军将领的称呼”。
-
中高级武官职位:
- 在南北朝时期的军事体系中,“军主”是一个具体的、相对固定的官职。其地位通常高于“幢主”、“队主”等基层军官,但低于更高一级的军事长官,如“都督”(尤其是“都督数州诸军事”或更高层级的都督)、“大将”、“元帅”等。军主直接统领的部队常被称为“军”。
- 来源依据:历代史书如《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中频繁出现“军主”的记载,描述了其统兵作战、接受上级(如都督)指挥、或独立负责某一方向军事任务的情况。历史学者研究南北朝军事制度的论著也普遍将“军主”定位为重要的中高级统兵官。
-
拥有实际统兵权:
- 担任“军主”意味着拥有对所属部队的实际指挥权和管理权,包括作战部署、训练、军纪维持等。他们是军队战斗力的直接体现者和战场上的关键决策者。
- 来源依据:史书传记中关于军主领兵出征、守城、平叛等具体事迹的记载,充分证明了其拥有的实权。
“军主”在古代汉语中,特别是在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主要指代统率一支独立作战部队的主将,是一个具有实际统兵权的中高级武官职位。它体现了该将领对所部军队的指挥责任和领导地位。
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对“军主”词条的定义。
- 《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对南北朝官职“军主”的解释。
- 《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等正史中关于军事行动和将领任命的记载。
- 中国基本古籍库(需订阅访问):提供上述正史原文检索。
- 汉典网等在线词典(提供基础释义,但深度不如专业辞书):可作为辅助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军主”是古代军事制度中的特定称谓,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历史时期略有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
基本定义
“军主”指一军的主将或最高指挥官,即军队的主要负责人。该词由“军”(军队)和“主”(领导者)构成,多见于南北朝时期的文献记载。
-
历史背景与军制
- 南朝军制中,以“队主”和“军主”分别统领一队、一军,这一制度在《资治通鉴》胡三省注中有明确记载。
- 北朝同样设有此官职,如《北齐书》提及厍狄干“以军主随荣入洛”。
- 具体用例
- 三国时期:《三国志·魏志·张郃传》记载张郃临危被推举为军主。
- 明代文学作品:陈与郊《义犬》中多次出现“军主”作为军事指令发布者的角色。
- 与现代军制的区别
需注意古代“军主”与现代军队编制(如“军级单位”)无直接关联,后者属于现代军事层级概念,而“军主”特指具体职位。
提示:如需查阅原始文献例证或更详细军制说明,可参考《资治通鉴》胡三省注、《三国志》等史籍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内障被跣笔锋不知所出倡狂尺八搭言洞隙断编防灭风裁枫桥夜泊趺读嘎啦光谱冠袍带履观魏椁柩悍疾后前幻变甲楯寋鄂骄气家生哨京挺亟务姱容夸奢类感料择六幽末季庞洪鹏鳣鸲鹆舞三五沙板删薙市舶司食不终味十室容贤爽心豁目倏闪索客速香檀粉唐寅叹呜桃弓荆矢腾纵铜璧屠龙之技围攻问津文魁无逮武汉大学洿秽谢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