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洿秽的意思、洿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洿秽的解释

污秽,肮脏。《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蒙过误之宠,居非命所当託,洿秽不修,旷职尸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洿秽(wū huì)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复合词,既可指自然环境的污浊淤积,亦可喻指道德品行的败坏。其释义及用法如下:

一、本义:自然环境的污浊

1. 污水淤积

指低洼处停滞的脏水或污泥。《说文解字》释“洿”为“浊水不流也”,强调水体的停滞浑浊;《广雅》则注“秽”为“浊也”,二者合成后特指淤积的污物。

古籍例证:

《汉书·王褒传》载:“水断蛟龙,陆剸犀革,忽若彗氾画涂,犹行草木之林,污秽不除。”此处以“污秽”喻指需清除的淤积污物(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引申为肮脏不洁之物

泛指一切不洁的杂质或腐败物。王充《论衡·雷虚》云:“饮食人以不洁净,天怒,击而杀之”,其中“不洁净”即与“洿秽”义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二、比喻义:道德与行为的败坏

1. 品行卑劣

用于批判人的品德污浊。《楚辞·卜居》有云:“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其反义即暗指“洿秽”之行(朱熹《楚辞集注》)。

2. 社会风气的腐化

《后汉书·列女传》载曹娥故事:“父溺死,不得尸……娥投瓜于江,祝曰:‘父尸所在,瓜当沉。’旬有七日,瓜偶沉,娥遂随沉。”文中“浊世”即暗含社会洿秽之意(中华书局1965年版)。


三、现代汉语中的使用

当代语境中,“洿秽”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创作:


权威参考来源:

  1.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版)
  2. 《汉书》(班固撰,中华书局点校本)
  3. 《楚辞集注》(朱熹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4.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5.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注:古籍原文及释义均依据权威校勘版本,未提供链接处因纸质文献无稳定电子源;现代辞书释义可参考商务印书馆官网或《国学大师》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洿秽”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wū huì,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引证与用法

  1. 古典文献例证
    如《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记载:“洿秽不修,旷职尸官”,此处“洿秽”指行为或职责上的不洁与失职,带有道德层面的贬义。

  2. 字义分解

    • 洿(wū):本义为“水停聚处”,引申为“污染、沾染”(如“洿池”指污水池)。
    • 秽(huì):指肮脏、丑恶(如“污秽”),或形容田地杂草丛生(如“芜秽”)。

使用提示

若需进一步考证古典用例,可参考《汉书》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百花生日包复碧霄路避刑巉削冲淹楚大夫村社导以取保电鉴电门东荡西驰冻雷封守讽赞萯阳贯月槎规拂汗马之劳皓霰懽如徽睇祸心呼息家吏浆糗交初假球家蚊境象鸠工庀材考功溘先朝露乐国乐全礼案柳叶卵子緑线每饭不忘名相劈里叭拉品色衣弃背轻賫穷山僻壤齐轸七字赛船桑枢甕牖上层建筑衰当益壮头炉香头稍自领托志土市子无倪鲜卑相得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