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趫敏的意思、趫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趫敏的解释

勇健敏捷。 唐 陆贽 《奏论缘边守备事宜状》:“器非犀利,甲不坚完;识迷韜鈐,艺乏趫敏。”《新唐书·王难得传》:“ 吐蕃 赞普子 郎支都 者,恃趫敏,乘名马,寳鈿鞍,略阵挑战,甚闲暇,无敢校者。”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趫敏”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析:

词义解释

文献例证

  1. 唐代陆贽《奏论缘边守备事宜状》提到“艺乏趫敏”,指士兵若缺乏勇健敏捷的素质,则战斗力不足;
  2. 《新唐书·王难得传》记载吐蕃王子“恃趫敏”挑战唐军,突显其凭借勇猛与敏捷在战场上耀武扬威的形象。

使用场景

该词多见于古代军事或历史文献,用于描述武将、战士的身体素质或作战能力,属于较为书面化的表达,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

补充说明

部分典籍(如、3)提到“趫”可单独表示“强壮”,但组合成“趫敏”时更侧重综合性的勇猛与敏捷,而非单一特质。

如需查看更多用例或深入分析,可参考《新唐书》《陆贽文集》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趫敏的意思

趫敏(qiáo mǐn)是一个汉语词语,形容一个人行动迅速敏捷,反应灵敏。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人体能、反应能力或者动作的灵活度。

拆分部首和笔画

趫字由足部首和桥字旁组成,总共有12个笔画。

来源

趫字最早出现在《康熙字典》中,但并不是一个常用字。这个字的意思主要由“足”表示行动和“桥”表示快速、灵活的含义组合而成。

繁体

趫的繁体字为趬。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趫字的写法稍有不同,通常为“趫”字的上半部分采用“行”字的形状,下半部分是“木”字。不过现代汉字中一般只使用完整的“趫”字。

例句

1. 他的身手趫敏,几乎没有人能追得上他。

2. 这个武术表演者动作趫敏,技艺高超。

组词

1. 趫步:形容行走迅速敏捷。

2. 趫捷:形容行动迅速,反应灵敏。

近义词

迅速、灵活、敏捷

反义词

迟缓、笨拙、迟钝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