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戊戌变法的意思、戊戌变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戊戌变法的解释

又称“戊戌维新”。1898年(旧历戊戌年)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的************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后,康有为等在北京发起“公车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要求变法图强,并在各地组织学会,设立学堂和报馆,宣传变法维新。1898年6月,光绪帝引用维新人士,并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推行新政。9月,慈禧太后************,幽禁光绪帝,捕杀谭嗣同等维新人士,变法运动失败。参见“百日维新”(1081页)。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1898年(农历戊戌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推行的政治改革运动,旨在学习西方制度,实现君主立宪制。

二、时间线

三、主要内容

  1. 政治改革:裁撤冗官、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尝试建立君主立宪框架;
  2. 经济措施:设立农工商总局,奖励实业创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3. 军事革新:裁汰旧军,训练新式海陆军,实行征兵制;
  4. 文教突破:废除八股,创办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派遣留学生;
  5. 思想传播:开放报禁,翻译西方著作,推动新思想传播。

四、失败原因

五、历史意义

补充说明:该运动虽失败,但其"变法图强"理念深刻影响了后续革命。更多细节可参考搜狗百科、历史文化专题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指清朝末年的一次************运动,目的是进行现代化改革。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戊戌和变法。

戊戌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戈(ㄍㄜ)和火(灬)。戈是武器的意思,火代表战争和动荡。戊戌也是中国农历的纪年法,代表戊戌年,通常与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相关。

变法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又(又)和巴(巳)。又有再次的意思,巴有变化的意思。所以变法指的是再次进行改革。

戊戌变法这个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的中国历史。当时,光绪帝面临外侮和国内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危机,需要通过改革来挽救国家。维新派为此提出了很多新的政策和措施,但最终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

戊戌变法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戊戌變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但关于戊戌变法,由于其发生在近代史中,所以其汉字写法与现代汉字相同。

例句: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而失败的变革尝试。

组词:戊戌年、戊戌政变、戊戌维新

近义词:光绪变法、维新运动

反义词:保守主义、废除变法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