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 唐 诗人 陆龟蒙 和 皮日休 的并称。 清 黄宗羲 《四明山九题考》:“后人凭 陆 皮 之诗以求九题,其不得遗尘之实,又何怪乎?”
“陆皮”是一个文学史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指晚唐诗人陆龟蒙与皮日休的并称。两人因诗歌风格相近、交往密切,常被后世合称为“陆皮”或“皮陆”。
人物身份
陆龟蒙(?-881年)是唐代农学家、文学家,以山水田园诗和讽刺小品文著称;皮日休(约838-883年)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正乐府》反映社会矛盾。
并称原因
两人在苏州时有诗文唱和,合编《松陵集》,作品多关注民生疾苦,语言质朴犀利,形成了相似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
部分低权威性资料(如)提到“陆皮”作为成语,形容“表面平凡但内在深刻”,但此用法未被主流词典收录,可能是现代引申义或误传,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若需进一步了解两位诗人的具体作品或文学地位,可参考《全唐诗》或唐代文学研究专著。
《陆皮》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郊外的土地或郊区。
《陆皮》的拆分部首是“土”和“皮”,其中“土”是第一部首,表示与土地或地球有关,而“皮”是第一主偏旁,表示皮肤或外表。
根据《陆皮》的字形构造,它的总笔画数为12画。
《陆皮》的字形来源于古代汉字,它的繁体字为“陸皮”。
在古代汉字中,和现代写法相比,《陆皮》的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古代人们在书写时可能会有一些笔画的变化或者略微的字形差异,但整体上仍可以轻易识别出来。
1. 我们约好在光谷的陆皮上见面。
2. 这个城市的陆皮很宽广,空气清新。
组词:陆地、附近、郊游
近义词:附近、周边
反义词:城市、市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