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考;核算。《通典·职官六》:“ 汉 有御史主簿…… 大唐 置一员,掌府事,句稽省署,钞目监印,给纸笔。” 清 冯桂芬 《与许抚部书》:“ 丁书 等亦利其为额外之获而岁以为常者,此中句稽之数,虽神仙不可测识。”
“句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所侧重,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词源与历史用例
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用例或具体文献,可参考《通典》及清代学者著作。
《句稽》是一种汉字词语,意为句子的间隔符号。在古代文献中常用于标示句子结束的位置。
句稽的部首是言,总共有5个笔画。
句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官人·典客》一书中,用来表示句子的终结。
《句稽》的繁体字为「句稽」。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句稽的形状有所变化。一种常见的写法是象形,上面有两个曲线,下面有一个点,表示句子结束。另一种写法则使用「」符号表示。
这是一篇好文章,每个句子的后面都要加上句稽。
组词:句间、稽查、稽留。
近义词:句号、句号标点、句末标点。
反义词:连续、续写。
板鱼拔授鬓畔残削程歇赤狄传媒垂没楚雨大修订报地险凡夫俗子防微妃匹感寤古为今用鹤绫洪操诲奸导淫呼豨角规焦枣家属楼积害咭咶锦绷经济学眷寄局中人卡殻拉家常乐头连头搭尾理度厉揭六亲不认芒履那个凝脂喷口钱湖敲铿青鴍蒻笠神兵圣得知神州华胄石榻水牛兵水讼四六骈俪踏踵挑字眼头下穨鬟屯滞橐囊晤言崄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