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猊座的意思、猊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猊座的解释

亦作“ 猊坐 ”。佛教语。即狮子座。谓佛、菩萨所坐之处。亦谓高僧之座。据《大智度论》卷七谓:“佛为人中狮子,凡所坐若牀若地,皆名狮子座。” 唐 戴叔伦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之二:“猊坐翻萧瑟,皋比喜接连。” 元 李孝光 大訢 《秋夜龙翔寺联句》:“珠襦鏁玉柙,猊座涌寳龕。”参见“ 狮子座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猊座,汉语词汇,特指佛、菩萨或高僧所坐的狮子形宝座。其详细释义如下:

  1. 字义与来源:

    • 猊:指“狻猊”(suān ní),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似狮子,性好烟火,常被用作佛座或香炉的装饰。在佛教艺术中,狻猊常作为狮子的代称。
    • 座:即座位、宝座。
    • 因此,“猊座”字面意思即为“装饰有狮子(狻猊)形象的宝座”。狮子在佛教中象征佛陀的威严、勇猛与无畏,故佛菩萨的宝座常以狮子为饰。
  2. 佛教中的特定含义:

    • 在佛教语境中,“猊座”专指佛陀或菩萨说法时所坐的狮子座。这种座具通常高大庄严,装饰华丽,常有狮子(狻猊)的形象雕刻或绘制于座脚、靠背等处。
    • 它也常用来尊称高僧大德的法座或讲座,以示其说法如狮子吼,能震慑外道、开示正法,具有无上的权威和摄受力。
  3. 象征意义:

    • 狮子是百兽之王,其吼声能震慑群兽。佛教以此比喻佛陀(或说法者)的教法能降伏一切邪见、烦恼,具有无上的威德与智慧。
    • 因此,“猊座”不仅是一个物理的座位,更象征着佛法至高无上的权威、说法的无畏以及智慧的庄严。
  4. 使用场景:

    • 常见于佛教典籍、诗词、赞颂文中,用以指代佛菩萨的宝座或高僧讲法的席位。
    • 例如:“恭请法师升猊座,宣讲妙法度众生。”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对“猊座”有明确词条解释,定义为“佛、菩萨的坐床。也称狮子座”。[来源:《汉语大词典》]
  2.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在解释相关佛教名相(如“狮子座”)时,会提及“猊座”作为其别称或同义表述,强调其在佛教中的神圣性和象征意义。[来源: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3. 佛教经典与仪轨文献:在描述佛菩萨庄严或法会仪式的典籍中(如《法华经》及相关注疏、寺院仪轨),常出现对佛座(狮子座/猊座)的描述和规定。[来源:佛教经典文献]
  4.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诗词、笔记):文人墨客在涉及佛教题材或描述寺院景观的诗文中,常使用“猊座”一词,如宋代苏轼等诗人的作品。[来源:相关古典文学作品集,如《苏轼诗集》]
  5. 文物与艺术史研究:在描述古代佛教造像、壁画(如敦煌壁画、寺庙造像)或法器(如佛坛)的研究文献中,会对“猊座”(狮子座)的具体形制、装饰和演变进行详细考证和描述。[来源:佛教艺术史、考古学专著及论文,如《中国佛教美术史》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

猊座(ní zuò)是一个佛教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词源:源自“狻猊”(狮子),指佛、菩萨或高僧的座位,象征威严与神圣。佛教经典《大智度论》提到“佛为人中狮子,凡所坐若牀若地,皆名狮子座”,因此“猊座”与“狮子座”同义。
  2. 用途:特指说法者的座椅,常见于佛经、诗词中对高僧或佛法的尊称。例如唐代戴叔伦的诗句“猊座翻萧瑟,皋比喜接连”便描述了佛座与讲席的关联。

二、相关延伸

三、文化应用

多见于古典文献与诗词,如元代李孝光《秋夜龙翔寺联句》中的“猊座涌寳龕”,均借其象征意义表达宗教庄严感。

别人正在浏览...

嗷嚎白版侯卑飞笔伐避荒博浪鼓长斋嘲慠骋肆赤鳞辞宗带月披星东陵瓜东征放射芳樽蜚狐口分劳赴功妇姑供奉曲怪道牿害圭尺固麻鼓凸见跋剑槊近怀流送鸾钗秘书郎内焰朴诚七纵八跳确荦人身攻击三泖事过景迁失误水村水利化说大话说空蜀王绥驭锁缰泝通阗拥题识通辩铜研秃树顽冗武昌官柳响钞精银现状校旗隙大墙坏写纸翕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