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麵铺”。即面店。 清 段玉裁 《戴东原先生年谱》:“先生尝语 玉裁 云,其年家中乏食,与麵铺相约,日取麵为饔飱,闭户成《屈原赋注》。”参见“ 麪店 ”。
“麪铺”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麪铺”是古代对面店的特定称呼,现代已较少使用,多见于文献记载。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场景或词语演变,可参考《戴东原先生年谱》或《梦粱录》等文献来源。
《麪铺》是一个汉字词组,由两个字组成:麪和铺。在汉语中,它的意思是面馆,也指售卖面食的小店铺。
麪这个字的部首是麦,它包含了11个笔画;铺这个字的部首是钅,它包含了11个笔画。
麪铺这个词的来源比较简单:麪指的是面条的意思,而铺指的是售卖的地方。因此,麪铺就是指售卖面条的地方,面馆。
麪铺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麵鋪」。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差异,麪铺的古代写法为「麺舖」。
1. 他们经营着一家麪铺,生意很好。
2. 这家麪铺的面条味道非常正宗。
3. 我经常光顾这家麪铺,他们的服务很好。
1. 麪店:面馆。
2. 麪摊:售卖面食的小摊贩。
3. 麪条:面条的一种常用称呼。
1. 面馆:售卖面食的店铺。
2. 面店:经营面食的商店。
3. 面食摊:售卖面食的小摊位。
麪铺的反义词是其他非售卖面食的商店,例如酒吧、咖啡店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