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拘籍的意思、拘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拘籍的解释

(1).按册籍传唤。《金史·隐逸传·褚承亮》:“ 斡离不 既破 真定 ,拘籍境内进士试 安国寺 , 承亮 名亦在籍中,匿而不出。”

(2).犹拘禁。《元典章新集·刑部·窝主》:“﹝贼人﹞除籍后再犯,终身拘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拘籍"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词典中较少收录。其核心含义与登记、控制、征用有关,具体可拆解如下:

  1. 本义:登记造册,控制管理

    • "拘"在此处意为限制、掌控;"籍"指簿册、名册。合起来指通过登记入册的方式对人、财、物进行管理和控制。这通常指官府强制性的行为,目的是掌握资源(尤其是人口)以便征调赋税、劳役或兵役。
    • 例如,官府将百姓姓名、年龄、财产等信息登记在册,便于管理和征用。
  2. 引申义:征发、征用

    • 基于登记造册的管理,"拘籍"常直接引申为依据名册进行征发、征用的行为,特别是征调人力服劳役或兵役。
    • 例如,官府依据户籍名册拘籍壮丁去修筑城墙或戍守边疆。

权威来源参考:

“拘籍”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古汉语词,主要指官府通过登记造册的方式对人口或财产进行掌控,并据此进行征发(尤指劳役、兵役)。它体现了古代国家对基层社会资源的强力管理和控制手段。其权威解释主要来源于对《汉书》等原始史籍及其注释的解读,以及大型历史语文辞书和相关学术研究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

“拘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历史文献中有所体现,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按册籍传唤
    指依照官方登记的名册进行召集或传唤。例如《金史·隐逸传·褚承亮》记载,金军攻破真定后,曾“拘籍境内进士试安国寺”,即按名册强制召集当地进士参加考试。

  2. 犹拘禁
    表示限制人身自由或长期监禁。如《元典章新集·刑部·窝主》中提到,对再犯的盗贼实施“终身拘籍”,即终身限制其自由。


二、字义拆解


三、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1. 历史文献背景
    该词多见于宋元时期官方文书,反映古代户籍管理与刑罚制度。例如金代用名册强制召集人才,元代用于刑事处罚。
  2. 现代适用性
    当代已无实际使用,仅见于古籍研究或历史类文本解读。

参考资料说明

以上释义综合了《金史》《元典章》等古籍案例及汉字字源解析。因搜索结果权威性较低,建议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或专业古籍数据库验证。

别人正在浏览...

暗考部款参踪长淮摧辱当昔碘化物蠹字阿世媚俗返航发秀风格干嘉曷鼻禾倈幻剧绛缯践列椒岸讦谈矜贫恤独紧锁积弱棘榛蜡钗子连金泥灵仗马蹄莲么那眠梦明火冥顽不灵默寓潘郎鬓丝千金清底拳鬭日诵五车蕊黄上映盛阴神交深情厚谊伸缩师道蝨蛊豕喙识见视听顺感肆业逃墨天牝惕汗悐悐土中危死危絃无可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