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st music and things] 失传的技艺、学问等
嵇琴绝响。——《晋书·嵇康传论》
(1).《晋书·嵇康传》:“ 康 将刑……索琴弹之曰:‘昔 袁孝尼 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於今絶矣。’”又《阮籍嵇康等传论》:“ 嵇 琴絶响, 阮 气徒存。”后因称中断散失之学术技艺为“絶响”。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三》:“﹝ 諶公 佑 ﹞古体乐府俱善,而於律体尤精。 唐 律絶响三百年,公自出机轴,扫空凡马。”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河传》一调,最难合拍, 飞卿 振其蒙, 五代 而后,便成絶响。” 戴钧衡 《重刻<方望溪先生全集>序》:“是以古文之学, 北宋 后絶响者几五百年, 明 正 嘉 中 归熙甫 始克賡之。”
(2).指最高造诣的学问技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调出 广寒 ,声同钧乐,诚为絶响,惭步后尘。” 王西彦 《风雪》四:“真正的 谭 派要算 言菊朋 ,我听过他的《乌盆计》,不过也老了,他在 北平 是 谭 派绝响。”
"绝响"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一、本义溯源 该词最早见于《晋书·嵇康传》,原指嵇康刑前弹奏《广陵散》后慨叹"《广陵散》于今绝矣"的典故。古汉语中"绝"表断绝,"响"指音乐余韵,组合后特指失传的艺术精品,尤指音乐领域失传的经典曲目。
二、词典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本指失传的音乐,后泛指传统已断的事物"。《汉语大词典》补充说明其词义演变过程,既保留"绝世之音"的本义,又引申为"卓越不凡的事物"的比喻义。
三、现代语义分层
该词的语义演变轨迹完整呈现了汉语词汇从具象到抽象、从特指到泛化的典型发展规律,在历代文学作品中保持着高频使用率,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语言标本。
“绝响”是一个汉语成语,具有多层含义,主要使用场景集中在文学或历史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析:
注意:部分低权威来源提到“绝响”可指“最高造诣的技艺”,但此用法较少见且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建议优先采用前三种释义。
庵摩勒百典暴作博望槎草赋缠扰尘羹呈现乘隙而入创见出家春官除巳大局蹈足耳鼠肺气肿分损富发缚住干构个人官勇果疏海地好奇尚异河漫滩花葩夾囊校改假威竭力介义警衞踖然拘拦廉丑灵绣浏慄明政儜陋千金价情窦渐开清明风清森勤力人造地球卫星三字狱山草声名大噪收报受粉熟落肃听套汇通悉问徒悟入西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