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掘柘词的意思、掘柘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掘柘词的解释

亦称“ 掘柘枝 ”。舞曲名。 明 杨慎 《丹铅总录·掘柘语》:“《乐苑》云:‘羽调有《柘枝曲》,商调有《掘柘枝》。此舞因曲为名。用二女童,帽施金铃,抃转有声。其来也,於二莲花中藏之,花折而后见,对舞相呈。实舞中雅妙者也。” 段成式 寄 温庭筠 《云蓝纸》诗曰:“……待将袍袄重抄了,写尽 襄阳 掘柘词。’今 温 集中有《掘柘词》。”《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柘枝词》《乐苑》作“屈柘枝”;录 温庭筠 词作“屈柘词”。《全唐诗·段成式<寄温飞卿笺纸>》作“尽写 襄阳 播掿词”。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掘柘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说明:

一、基本释义

  1. 舞曲名称
    该词最早指唐代流行的舞曲名,亦称“掘柘枝”。据《乐苑》记载,柘枝舞分为羽调《柘枝曲》和商调《掘柘枝》,表演时由两名女童藏于莲花中,随音乐起舞,动作雅致。

  2. 词源关联
    与“屈柘词”“播掿词”等名称存在文献混用现象,如温庭筠的词作中曾出现“屈柘词”,段成式诗中则写作“播掿词”。

二、读音与写法

三、常见误解辨析

部分资料(如)将其解释为“用智慧解决问题”,但此说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持,可能源于现代误读。综合高权威性来源,该词核心含义仍为舞曲名。

四、相关扩展

柘枝舞在唐代属于健舞类,以节奏明快、动作矫健著称,后逐渐融入软舞元素,宋代仍有演变记载。

如需进一步了解柘枝舞的表演形式或历史流变,可参考《乐府诗集》《丹铅总录》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掘柘词的意思

掘柘词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指挖掘竹子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

掘柘词的部首是手部,共有11个笔画。

来源

据典籍记载,掘柘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这本古代的字典书中。它是由“手”和“巿”两个字形组合而成,用来单独表示挖掘竹子的动作。

繁体字

掘柘词的繁体字形为「掘柘詞」。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掘柘词的形状有所不同。古时候,掘柘词的字形为「㓕」,字上面部分为手的形状,下面为竹子的形状。

例句

1. 他在山林中掘柘,准备制作竹制家具。

2. 为了研究竹子的生长过程,他每天都要掘柘来观察。

组词

掘竹、竹柘、柘枝

近义词

割竹、砍竹、伐竹

反义词

种竹、养竹、植竹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