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絶漠的意思、絶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絶漠的解释

1.同"絶幕"。2.横渡沙漠。3.极远的沙漠地区。

详细解释

1.同“ 絶幕 ”。横渡沙漠。《后汉书·西域传序》:“浮 河 絶漠,穷破虏庭。” 李贤 注:“沙土曰漠,直度曰絶也。”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 亚夫 真将, 去病 元勋,持兵对揖,絶漠行军。”

2.同“ 絶幕 ”。极远的沙漠地区。 清 陈维崧 《无愁可解·题桢伯诗词卷尾》词:“更短衣破帽,横穿欲度絶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絶漠(jué mò)是古汉语词汇,现多写作“绝漠”,其核心含义指极其荒远、人迹罕至的沙漠地带,强调地理位置的偏僻与环境的极端荒凉。以下从字形、本义、引申义及权威书证角度解析:

一、单字释义

  1. 絶(绝):

    • 本义为“断绝”“穷尽”,《说文解字》释:“絶,断丝也。”引申为“横渡”“穿越”,如《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絶江河”。
    • 在“绝漠”中取“横越、穿越”之意,强调跨越的难度与距离之远。
  2. 漠:

    • 指“沙漠”“旷野”,《玉篇》释:“漠,沙漠也。”本义为广阔无边的沙地,如《汉书·匈奴传》“大漠之中,草木不生”。

二、合成词释义

絶漠由动词“绝”与名词“漠”组合,形成动宾结构,原指穿越沙漠,后引申为偏远的沙漠地域。其含义可分为两层:

  1. 动作性:指跨越荒漠的行为,凸显艰险。

    书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霍去病“絶漠,斩首虏万馀级”,描述汉军远征匈奴、穿越沙漠的军事行动 。

  2. 地域性:指代荒凉隔绝的沙漠地带。

    书证:班固《封燕然山铭》“经碛卤,絶大漠”,以“绝漠”指代极北荒漠之境 。

三、权威典籍佐证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收录“绝漠”词条,释义为“穿越沙漠;亦指极远的沙漠地区”,引《史记》《汉书》为据,确立其历史语境中的双重含义。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强调“绝”的“横渡”义项与“漠”的地理属性,指出“绝漠”属军事地理术语,多用于描述征伐边疆的艰险历程。

四、现代应用与延伸

在当代语境中,“绝漠”主要用于文学、历史研究及地理描述,如: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3.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4. 班固《封燕然山铭》(《文选》卷五十六)

网络扩展解释

“絶漠”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解释:

  1. 同“絶幕”
    指穿越或跨越沙漠地带,强调对沙漠的横渡或穿越行为。例如《后汉书·西域传序》中“浮河絶漠,穷破虏庭”即描述跨越沙漠的军事行动。

  2. 横渡沙漠
    字面意为直接穿越沙漠,如唐代杨炯《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中“絶漠行军”即指军队横穿沙漠的行动。

  3. 极远的沙漠地区
    形容地理位置极其偏远的沙漠区域,如“穷破虏庭”中的“絶漠”即指匈奴所在的遥远荒漠地带。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班鹭罢政辨变膘肥体壮不孙捕影系风冲牙创滙春愁大板车岱岭代言底藴对子戏顿备放情梵学发外福食贡媚国姓爷颔词灏瀚黑不溜球红生豁荡瀖濩憍恣界稻金戺韲盐壳囊空有旷古绝伦匡勷来致两脚规亮锃锃猎鹿流芳百世流连忘返隶学龙烟龙钟管碌碌无闻緑莹莹马酒摸鱼儿捺兴评奬契爱樵仆日哺飒剌剌生孩速报司王母桃消亡小照谐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