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牲畜肥壮结实。《人民文学》1978年第11期:“那些牛都是膘肥体壮,肚儿溜圆。”《人民日报》1974.3.13:“两个人精心放牧,使八百多只羊只只膘肥体壮。”
“膘肥体壮”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iāo féi tǐ zhuàng(注音:ㄅㄧㄠ ㄈㄟˊ ㄊㄧˇ ㄓㄨㄤˋ),以下为详细解释:
形容牲畜或人身体肥壮结实,充满健康活力。多用于形容动物(如牛、羊、马等)的健硕状态,用于人时可能带有调侃或戏谑的意味。
成语出自现代作家碧野的散文《天山景物记》:“它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膘肥体壮,毛色格外发亮。”。这一描述生动展现了天山牧场中牲畜的健壮形态。
该成语通过“膘”(皮下脂肪)、“肥”(丰满)、“体壮”(体格强健)三个要素,强调生物体的健康与力量感,常见于文学描写或口语中,需注意语境以避免歧义。
膘肥体壮(biāo féi tǐ zhuàng)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体胖、肥胖或者身体强壮健康。
膘的部首是⺼,总共有15个笔画。
肥的部首是⺼,总共有8个笔画。
体的部首是⺼,总共有7个笔画。
壮的部首是⺘,总共有6个笔画。
膘肥体壮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表示人体状况的形容词。
繁体字中膘的写法是臕,肥的写法是肥,体的写法是體,壮的写法是壯。
古时候汉字写法中,膘通常写作臕肥髀肉厚。
体通常写作躰体軆。
壮通常写作壯健㕮。
1. 这只猫膘肥体壮,看上去非常健康。
2. 他经常锻炼,身体越来越壮实。
膘胖、肥胖、体魄、壮实等。
强壮、结实、健硕。
消瘦、虚弱、衰弱。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抱慤蔽形比值晡鼓采木畅塞辞诀次赏担搁道别大书低黯电策调化牒云二十八舍烦刑風兵草甲拱极挂孝贵爵孤立寡与汗流满面合事后救欢眉大眼祸衅交袵枷责拒隘涓滴成河空静匡危赖耶老稚罹患灵址煤炲梦尸得官眇恠木鴈千金马请仙染色体刃具鸤枭霜锐殊号溲器泰山不让土壤逃伍腾蹋蜩鷽妥当兀得无垠遐烈香閤啸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