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蹶躄的意思、蹶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蹶躄的解释

颠跌,奔波。 明 袁宏道 《瓶史·好事》:“古之负花癖者,闻人谭一异花,虽深谷峻岭,不惮蹶躄而从之,至於浓寒盛暑,皮肤皴鳞,汗垢如泥,皆所不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蹶躄(jué bì)是古汉语中的一个复合词,由“蹶”和“躄”两个表示足部疾患的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因足疾导致的跌倒或行走困难,引申为行动受挫或失败。以下是详细释义:

一、字义解析

  1. 蹶(jué)

    《说文解字》释为“僵也”,本义指跌倒、摔倒。引申为挫折、失败,如《孟子·公孙丑上》"今夫蹶者趋者"中的"蹶"即指跌倒。

  2. 躄(bì)

    《说文解字》注“跛也”,指腿脚残疾无法正常行走。《礼记·王制》载“瘖、聋、跛、躄”并列,可见其表严重足疾。

二、词义演变

三、典籍用例

  1. 《韩非子·说林上》:

    “蹶躄者志在远,而足不能前”,以身体缺陷隐喻志向与能力的矛盾。

  2. 《淮南子·精神训》:

    “躄者弗趋”,强调足疾对行动的限制,反映古人对生理缺陷的观察。

四、现代应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多见于研究古代文献或医学史领域。例如中医典籍中描述“蹶躄”为足部痿痹之症(《黄帝内经·素问》),或历史文献中比喻政治失利(如《史记·淮阴侯列传》“败军蹶将”的关联表述)。


参考资料:

  1.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对“蹶”“躄”的注解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蹶躄"词条
  3. 《礼记正义》《韩非子集解》等古籍原文
  4. 汉典网(www.zdic.net)字形与释义
  5. 国学大师网(www.guoxuedashi.com)典籍检索

网络扩展解释

“蹶躄”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jué bì,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基本释义

  1. 颠跌、跌倒
    指身体失去平衡而摔倒,或形容奔波劳碌的状态。例如明代袁宏道《瓶史·好事》中描述古人为了寻花“不惮蹶躄而从之”,即不惧颠仆跌倒也要前往。
    进一步补充,“蹶”本义为“倒下、跌倒”,如《吕氏春秋》中“处足则为萎,为蹶”,均与肢体失衡相关。

  2. 奔波、劳碌
    引申为因急切追求某事而四处奔走的状态。如上述文献中“深谷峻岭,不惮蹶躄”即强调为寻花不辞辛劳奔波。


字词解析


用法与语境

该词多用于古文或文学性较强的文本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其近义词包括“颠仆”“奔波”,反义词可对应“安稳”“顺遂”。


示例参考


如需进一步了解“蹶”的扩展含义(如“尥蹶子”指骡马踢腿),可参考汉典等权威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安内颁金剥面皮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博而寡要不惟道痴顽楚界春正翠雾断后短状独脚仙繁体扶芳俯项服义甘瓠感痛革虑矜寡规迹锅魁花花点点黄蘗会规监抚讲幄蒺蔾谨修记着絶胜儁声康愈寇暴匡弼款颜兰亭利喙灵卉临机制胜麦斛厖洪泥漉皮脂剖觚全愈曲泽山偈闪离杀一砺百盛放施赋手提箱田凭岧峣推陨玩心危厄温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