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鄙促的意思、鄙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鄙促的解释

鄙陋局促。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下:“ 希逸 诗气候清雅,不逮于 范 袁 ,然兴属间长,良无鄙促也。”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二》:“如‘马嘶秋草阔,鵰落暮云平’。‘野雪消不尽,春江流正深’。属兴豪华,非鄙促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鄙促"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含义可从字义和语境两方面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字义拆解

    • 鄙:本义指边邑、郊野,引申为粗俗、浅陋、轻视(如《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
    • 促:意为紧迫、局促(如《三国志》"促中小心之性")。

      合成后指因见识浅薄或地位卑微而显得拘谨不安的状态。

  2. 语境含义

    多用于形容人因自卑或环境压迫导致的言行畏缩,含贬义。例如:

    "其为人鄙促,见权贵则战栗不敢言"(《古代汉语词典》),指面对高位者时因胆怯而举止窘迫。

二、近义辨析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修订版)第10卷第112页;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6年版)"鄙"字条目;
  3.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促"字释义。

(注:因古籍释义无直接网络来源,此处引用权威辞书纸质版本。如需在线验证,可查阅"国学大师"网站《汉语大词典》电子版相关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

“鄙促”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bǐ cù,主要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鄙陋、局促,带有贬义色彩。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使用场景

  1. 文学批评:常用于评价诗文风格,如南朝钟嵘《诗品》提到“良无鄙促也”,指作品缺乏清雅气象。
  2. 形容言行:描述人因见识短浅而举止拘谨,或对事物轻蔑敷衍的态度。

文献例证


注意

部分解释(如)提到“催促迫使”的引申义,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建议以“鄙陋局促”为核心含义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不弟赤裂持诵池沼抽印传衣鉢大功率大张声势低幽断奶反劳为逸法执非誉奉身膏夏弓韬拐棒子圭玷黑小豆餄餎和柔篲筱耠子兼疑接引警防泾浊渭清金融机构九鬿济危空费词说劳烦类比推理露芽片词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气炎炎铨限氍笠日锻月鍊闪倏虱心水系死巷私谒岁见素霓台骀推土机王蔧望履围攻委蕤呜邑衔发详奏瑕璺鞋尖谢允心包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