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露牙 ”。1.茶名。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 福州 有 方山 之露牙。” 宋 梅尧臣 《和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 宋 陆游 《起晚戏作》诗:“云子甑香炊熟后,露芽甌浅点尝初。”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四·茗》:“昔贤所称,大约谓 唐 人尚茶,茶品益众,有 雅州 之蒙顶、石花、露芽、穀芽为第一。”
(2).指草木的嫩芽。 宋 王禹偁 《寄金乡张赞善》诗:“种竹野塘春笋脆,採兰幽涧露牙肥。” 宋 苏轼 《春菜》诗:“岂知吾 蜀 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
“露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解析:
茶名
指古代一种名茶,常见于唐代至宋代的文献记载。例如唐代李肇《唐国史补》提到福州产“方山之露牙”,宋代陆游诗中也有“露芽甌浅点尝初”的描述。这类茶因采摘嫩芽带露水而得名,属于当时的珍贵茶品。
草木嫩芽
字面指植物初生的芽苗,如宋代苏轼《春菜》诗中的“霜叶露牙寒更茁”,强调嫩芽在寒露中的生命力。
在文学作品中,“露芽”常与自然意象结合,既指代春季生机(如王禹偁诗中的“採兰幽涧露牙肥”),也象征希望与新生的开始。
“露芽”兼具具体与抽象含义,既指实际存在的茶品和植物嫩芽,也延伸为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体现了汉语词汇的多维表达特点。
露芽是一个汉字词语,读音为lùyá。
拆分部首和笔画:露字部首为雨(雨字旁),芽字部首为艹(草字头),共计10画。
来源:露芽一词常用于形容植物从土壤中发出的嫩芽。露,即露水,指夜晚地面上由于温度降低而凝结成水珠的现象;芽指植物刚开始生长时的嫩枝。
繁体:露芽的繁体写法为露芽。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文献中对于露芽的汉字写法有所不同,不过大致与现代相同,由雨和艹组成,表示芽苗从雨中生长的意思。
例句:春天来临,田野里的青草露芽了。
组词:露水、露珠、芽苗、嫩芽。
近义词:嫩芽、新芽、嫩苗。
反义词:枯萎、凋谢、老化。
白棓百枝宾食部娄不言而谕仓扁参撰丑污戴履眈研妃嫔槀葬工程热物理学恭敬观光规铭郭椒故榭尖恰恰交糺进水口纠讦急徵卷摺诀语峻特款问老师夫亮弼两面讨好良能廉深罹咎林茂鸾飞凤翥履度麪杖匿名信起兴祈战屈然生死予夺市会视祲十朋十室九空疏隔蒐裒摊软腾颊餂弄通演同致土骨托产往常时妄折翫悦魏草虾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