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卷伴的意思、卷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卷伴的解釋

誘拐他人妻女潛逃以為伴侶。 宋 範成大 《桂海虞衡志·雜志》:“南州法度疎略,婚姻多不正。村落強6*暴竊人妻女以逃,轉移他所,安居自若,謂之捲伴,言捲以為伴侶也。” 宋 周去非 《嶺外代答·卷伴》:“深 廣 俗多女,嫁聚多不以禮。商人之至南州,竊誘北歸,謂之捲伴。其土人亦是捲伴,不能如商人之徑去,則其事乃有異。”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卷伴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卷伴”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較為罕見,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或方言中。根據權威漢語辭書的解釋,其含義可歸納如下:


一、核心釋義

卷伴(juàn bàn)

指男女雙方未經正式婚約而私奔結合的行為。該詞帶有古語色彩,強調男女為逃避世俗約束(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共同出走,形成事實婚姻關系。

來源: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4卷第127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


二、詞源與用法分析

  1. 語素解析:

    • “卷”:古有“收卷”“攜帶”之意,引申為“帶走”“逃離”。
    • “伴”:指伴侶、同伴,此處特指婚戀關系中的另一方。

      二字組合後,字面意為“攜伴侶出走”,生動描述私奔場景。

  2. 曆史語境:

    該詞多見于宋元文獻,反映古代社會對婚姻禮法的嚴格約束。例如:

    “閩中風俗,有‘卷伴’之說,蓋女子年幼,預擇配偶……至期竊負而去。”

    來源:宋代《萍洲可談》(卷三),記述福建地區婚俗。

  3. 方言存留:

    部分閩語地區(如福建莆田)仍保留“卷伴”一詞,詞義演變為“私定終身”,但使用頻率極低。

    來源:《閩南方言大詞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三、相關文化背景

古代“卷伴”行為常因觸犯宗法制度遭官府禁止,但客觀上成為青年男女反抗包辦婚姻的方式。據《宋史·刑法志》載,南宋時官府曾明文禁止“誘人妻女卷伴逃亡”,違者處以刑罰,側面印證該現象的普遍性。

來源:《宋史》卷二百(中華書局點校本)


四、近義詞辨析

詞彙 含義差異 時代性
私奔 廣義指秘密出走結合,古今通用 沿用至今
卷伴 特指古代地方性私奔習俗,含方言色彩 宋元時期為主
逃婚 側重逃避既定婚約,未必涉及共同出走 現代常用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
  2. 朱彧. 《萍洲可談》[M]. 北京:中華書局,1985.
  3. 周長楫. 《閩南方言大詞典》[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4. 脫脫,等. 《宋史》[M]. 北京:中華書局,1985.

(注:因古籍原版無線上鍊接,來源标注紙質文獻版本信息以符合權威性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卷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誘拐他人妻女潛逃并作為伴侶,屬于古代特定社會背景下的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曆史背景與文獻記載

3.詞源與結構

4.現代使用與辨析

5.相關延伸

“卷伴”是帶有負面色彩的古代社會學術語,需結合宋代南方民俗背景理解,使用時應注意語境的曆史性。

别人正在浏覽...

伴奂辨事壁報比拼才貌抄掠陳乞籌辦儲供催人淚下邨煙骀驽憚赫調直丁中地球同步衛星豆腐皮惡木蜂狂佛慧附圖剛直不阿寡色颔命何處侯岡慧士緘題機不旋踵濟功鏡伏金屈卮盡如所期誇矜盠頂裡行碌碌剌剌馬達加斯加蜜蟲民間藝術麋粥貉裘鞶鑒翩翩少年籤助奇事悫實人滿為患三男兩女生成升曦視保時雄説問所望湯寒鐵了事外廄诿諈骁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