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卷柏的意思、卷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卷柏的解释

又称“还魂草”。多年生蕨类植物。中医学上以全草入药,性平,味淡微涩,功能收敛,止血。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卷柏》﹝集解﹞引《别录》曰:“卷柏生 常山 山谷石间,五月、七月采,阴乾。”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卷柏》﹝集解﹞引 陶弘景 曰:“今出近道,丛生石土上,细叶似柏,屈藏如鸡足,青黄色。用之,去下近沙石处。”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卷柏是一种具有独特生存能力和药用价值的蕨类植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信息

卷柏(学名:Selaginella tamariscina)为卷柏科卷柏属植物,又称九死还魂草。因其枝叶干燥时卷缩成球状,遇水则舒展如柏树幼枝而得名。


二、别称

卷柏的别名众多,包括:


三、形态特征

  1. 植株:高5-15厘米,茎棕褐色,分枝扁平丛生,呈树状主干。
  2. 叶片:鳞片状,交互排列,边缘有细齿,干燥时内卷。
  3. 孢子:大孢子浅黄色,小孢子橘黄色,孢子囊穗生于枝顶。

四、生长环境


五、药用价值

炮制方式 功效 主治病症
生用 活血通经、破血散瘀 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癥瘕痞块
炒炭用 化瘀止血 吐血、崩漏、便血、脱肛

注意:孕妇禁用,需遵医嘱使用。


六、文化意义

卷柏因“遇水复活”的特性,常被赋予顽强生命力的象征意义,民间称其为“九死还魂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配伍或药理作用,可参考中医典籍或专业药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卷柏

卷柏(juǎn bǎi)是一个传统的中文词汇,指的是一种常绿乔木或灌木植物,属于柏科。它的学名为“Platycladus orientalis”。卷柏树木通常生长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拥有密集且呈圆形的枝叶。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康熙字典》,卷柏的拆分部首为“木”和“氵”,它们分别是木部和水部。总共包含14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字

《卷柏》一词最早出现在《尔雅》一书中,形容柏树卷曲的枝叶。在繁体字中,卷柏被写作「捲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有所不同。根据研究,古代的卷柏字形是「卷」字形上加上两个「隹」字旁,形似「讠隹隹」。而柏字形则是上部为多点,下部为“木”。

例句

1. 这片公园里有许多卷柏,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2.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卷柏树。

组词

1. 柏树 - 另一种称呼卷柏的方式。

2. 卷曲 - 形容卷柏的枝叶或其他弯曲的物体。

3. 卷须 - 形容植物、昆虫等具有卷曲的触手或须状物。

近义词

1. 柏木 - 含义和卷柏类似的乔木植物。

2. 杉树 - 属于其他科的常绿乔木,也是一种常见的树种。

反义词

落叶树 - 指树木在秋季时叶子会脱落的树种,与常绿树相对。

别人正在浏览...

奥学苞藏卑陋碧沚参订朝带打夯调官地平天成端木对位额角头发头富骄釜灶公敌刮绝官偪民反鬼吏鼓栗果行育德怀仁堂灰暗兼国剪牦簂釂鼓锦袄子惊沮沮诎槛槛诳称扩张离亭利涂笼街陋鄙论见埋伏硸磭内涵潘沐青板青琐雀蒙佢们荣科摄次史官水火无交肆眚厮下摊手摊脚绦丝偷鸡不着蚀把米枉辔学步无锡霞宫谢郎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