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熟闲的意思、熟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熟闲的解释

娴熟;熟练。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遇敌处忘生捨死,方显俺五虎将武艺熟闲。”《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次日教场演武,夸他弓马熟闲,补他做个虞候,随身听用。”《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儐相﹞都是至亲好友中间,有礼度熟闲,仪容出众,声音响亮的,众人就推举他做了。”


同“ 熟闲 ”。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四折:“我那孩儿二十岁,官名唤做 程勃 ,我根前习文, 屠岸贾 根前演武,甚是机谋,熟閒弓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熟闲"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指对某种技艺或事务非常熟练、精通且运用自如。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本义

    "熟闲"由"熟"(熟练、熟悉)与"闲"(通"娴",意为熟练、精通)复合而成,强调技艺纯熟、操作得心应手的状态。

    例:《汉语大词典》释义:"熟练;精通。"(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第7卷,第58页)

  2. 语境应用

    多用于描述对传统技艺、军事技能或复杂事务的高度掌握,隐含游刃有余的从容感。

    例:《楚辞·九章》王逸注:"言己竭智谋以事君,而谗人反离间之,然犹须臾熟闲以思虑。"(指深思熟虑、谋划娴熟)


二、权威文献佐证

  1. 古代典籍

    • 《后汉书·马融传》:"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熟闲政事。"(指精通政务)
    • 明代《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自幼熟闲枪棒,十八般武艺尽皆精通。"(强调武艺纯熟)
  2. 现代辞书

    • 《辞源》(修订本)释:"熟习,熟练。"(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2021页)
    • 《古代汉语词典》:"通'娴熟',指技艺精熟。"(来源: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423页)

三、与现代词汇的关联

"熟闲"与"娴熟"(xián shú)为近义词,后者在现代汉语中更常用,但"熟闲"保留了更浓厚的文言色彩,常见于古籍及文史研究领域。


参考资料

  1. 罗竹风 主编.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0.
  2. 王逸. 《楚辞章句》. 中华书局, 1983.
  3. 范晔. 《后汉书》. 中华书局, 1965.
  4. 冯梦龙. 《醒世恒言》.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
  5. 商务印书馆. 《辞源》(修订本), 2015.
  6. 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词典》, 2002.

网络扩展解释

“熟闲”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一、核心词义

表示娴熟、熟练,尤其用于形容技艺或武艺的精通程度。例如:

二、使用特点

  1. 异体字现象
    古籍中常写作「熟閒」(如《国语词典》例证)或「熟闲」,二者为同词异形。

  2. 常见搭配
    多与具体技能组合,如「弓马熟闲」「武艺熟闲」等,强调通过长期练习达到的精通状态(见、)。

三、文学出处

该词高频出现于元明戏曲小说,例如:

四、现代适用性

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献研究或特定仿古语境。需注意其与近义词「娴熟」的语体差异——后者更通用,前者带有更强的历史色彩。

别人正在浏览...

爱赏变雅并覆宾烕不讳之朝常有撮合山徂暑稻场电话号码发放放罢嘎嘣阁老诡算绲淆孤微海上方画酉互换鉴格椒房殿鸡槟疥骚襟剑记室课获连宅李广不侯令疵离枝麦芽糖马王鸣籥殁世内力旁道配名破罢破工夫破颜微笑墙脚倾摇胠笈忍辱铠省符饰非养过诉告胎鰕坦步滔漭体貌通理头球投降豚肩未易才五色缤纷详当箾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