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绪的意思、基绪的详细解释
基绪的解释
犹基业。《书·太甲上》:“肆嗣王丕承基绪。” 孔 传:“子孙得大承基业。”《文选·孔融<荐祢衡表>》:“陛下叡圣,纂承基绪。” 吕延济 注:“绪,业也。”《明史·后妃传二·孝靖王太后》:“朕嗣承基绪,抚临万方。”
词语分解
- 基的解释 基 ī 建筑物的根脚:基石。基础。奠基。 根本的,起始的:基本。基业。基层。基点。基准。 根据:基于。 化学上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子原子被看作是一个单位时,称作“基”:基团。基态。氨基。羧基。
- 绪的解释 绪 (緒) ù 丝的头:“白鹤飞兮茧曳绪”。 开端:头绪。就绪。绪论。绪言。 前人未完成的事业,功业:绪功。绪业。继未竟之绪。 连绵不断的情思:情绪。思绪。心绪。离情别绪。 残余:绪余。绪风。 姓。
专业解析
"基绪"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含义主要指向以下两个方面,均与事业、功业的基础和传承有关:
-
王朝的基业与统绪:
这是"基绪"最核心的含义。它指王朝开创的根基、基业,以及这个基业世代相传的统绪(系统、脉络)。强调的是国家政权创立的基础及其延续性。
- 例证: 《尚书·大诰》有"诞敢纪其绪"(意为:竟敢继承其统绪),虽未直接连用"基绪",但"绪"在此即指统绪、世系。《诗经·鲁颂·閟宫》:"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意为:到了文王、武王,继承了大王的基业)。这里的"绪"同样指基业、统绪。后世常将"基"(基础、根本)与"绪"(统绪、世业)连用,构成"基绪"一词,明确指代王朝的根基和世系传承。
- 引用来源: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对"基绪"的释义明确包含"基业"的含义,并常与王朝、国家相联系。古代史书、诏令中常见此用法,如指某王朝"承祖宗之基绪"。
-
事业的根本与开端:
引申开来,"基绪"也可泛指某项事业、功业的基础、根本或开端。它强调事业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初始根基。
- 例证: 《后汉书·班固传下》引《东都赋》:"系唐统,接汉绪。"(意为:连接唐尧的统绪,继承汉代的基业)。这里的"绪"即指基业、统绪,与"基"义近。后世用"基绪"亦可指非王朝性质的宏大事业的基础。
- 引用来源: 《辞源》(商务印书馆出版)在解释相关词条(如"基"、"绪")时,其引申义项支持"基绪"可指事业的根本或起始部分。古代文献中亦有用"基绪"描述非帝王事业的根基。
"基绪"一词的核心意义在于基业与统绪,尤其侧重于王朝或宏大事业赖以建立的根本基础及其世代传承的系统脉络。它带有庄重、宏大的色彩,常用于描述国家、民族或重要事业的根基与延续性。在现代汉语中,它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研究或仿古语境中。
网络扩展解释
“基绪”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jī xù,注音为ㄐㄧ ㄒㄩˋ。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基业”,即事业的根本或基础,强调继承或延续前人留下的根基。例如《尚书·太甲上》中“肆嗣王丕承基绪”,意为后代君王继承祖先的基业。
古典文献中的用法
- 《书·太甲上》
“子孙得大承基业”(孔传注),说明“基绪”与传承基业直接关联。
- 《文选·孔融〈荐祢衡表〉》
“陛下叡圣,纂承基绪”,吕延济注:“绪,业也”,进一步解释为帝王继承大统的根基。
- 《明史·后妃传》
“朕嗣承基绪,抚临万方”,体现君主对基业的延续与责任。
现代用法
多用于书面或历史语境,描述国家、家族或事业的根本基础,例如:“企业需稳固基绪,方能长远发展”。
补充说明
部分资料(如)提到“基绪”可引申为“人的基本素质或能力”,但此用法较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更完整的古典例证,可参考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暗袭捕醉仙层巘缠夹不清产殖乘禽趁热闹彻身爨龙颜碑大八成打道子大城市大小君得空地志二扯子发根法冠方雷氏风口公而忘私国营韩凭城和嫔怀贰回黄转緑祸不旋踵箭箶角粽疾笃劫迁捷书酒令刊出控连柳毅传书啰哆漭沧满弓捏构逆籍佩巾配偶痞隔擗慄萋斐秋胶企踵染尘软红尘世谚竖儿斯人素雪腾蹙天网恢恢推脱脱袴卧式镗床现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