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企踵的意思、企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企踵的解释

踮起脚跟。多形容急切仰望之状。《汉书·萧望之传》:“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効,以辅高明。”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然而嘍嘍守於局隘,聪不经 旷 ,明不彻 离 ,而欲企踵以包三光,鼓腹以奋雷灵,不亦蔽乎!” 宋 司马光 《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二状》:“今天下之人,企踵而立,扶耳而听,以须明詔之下,然后人人自安,又何待而密哉!” 清 顾炎武 《汉三君诗·高祖》:“三章布国门,企踵咸乐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企踵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形象化特征的词语,其核心含义为踮起脚跟,引申为殷切期盼或仰慕。以下从权威词典及文献角度分层解析:


一、字义溯源与结构解析

  1. “企”:

    本义为踮起脚尖。《说文解字》释:“企,举踵也。从人,止声。”段玉裁注:“踵者,跟也。”其字形由“人”与“止”(脚)组合,生动描绘人站立时脚跟离地的姿态。

  2. “踵”:

    指脚后跟。《玉篇·足部》:“踵,足后曰踵。”

  3. 复合义:

    “企踵”字面即提起脚跟站立,通过身体前倾的动作,隐喻对目标的急切期待或仰望。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企踵:踮起脚跟。形容急切盼望。

    例证引汉·王充《论衡·刺孟》:“百姓安则归之如流水,恶之如去秋蓬。夫以归之若流水,恶之若秋蓬,非企踵所可至,去就所可禁也。”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1卷,第103页。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企踵:〈书〉踮起脚跟,形容盼望殷切。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024页。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以“延颈企踵”为典例,强调“伸长脖子、踮起脚跟”的急切状。

    来源: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198页。


三、文化意象与经典用例

该词多见于古籍,承载对贤者、真理或机遇的深切向往:


四、现代语义延展

当代语境中,“企踵”仍保留书面语色彩,常见于:


结语

“企踵”以身体动作映射心理状态,兼具具象与抽象双重表达力。其释义根植于字源结构,经典籍用例固化,最终沉淀为汉语中表达“深切期盼”的典雅范式。

网络扩展解释

“企踵”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二、详细解释

  1. 动作描述
    原指“踮起脚跟”,如《汉书·萧望之传》中“延颈企踵”即描绘人们伸长脖子、踮脚张望的急切模样。
  2. 情感表达
    引申为对目标、理想或结果的迫切追求,如司马光所述“企踵而立,扶耳而听”,体现众人急切等待的心态。

三、使用场景


四、例句与出处

  1. 古籍例句
    《抱朴子·明本》:“欲企踵以包三光”(踮脚想包容日月星辰,比喻不自量力)。
  2. 历史语境
    汉高祖刘邦“三章布国门,企踵咸乐从”,展现百姓对其政策的拥护与期待。

五、相关成语

“企踵”既是对动作的写实描绘,也承载了深厚的情感表达,适用于描述个人或群体对目标的强烈渴望。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处,可参考《汉书》《抱朴子》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襃圣侯崩石部试鄽俗赤府传衍楚囚相对丹黻搭讪点鬼簿凋徂都台锻鑪纺织蕃酋沨融阜财浮觞归棹合神红案猴栗花腔令鼓回谿阪讲史书羁寒唧唧苛刻控阨敛脯劣绅凌凙离相平等立员慢迹没下梢苗细末嬉内吸剂撚梢子凄感顷久寝湮七叶树屈附热烈睿奬如如不动三殇沈泥失却市师世绪手摹挑脚诬构香屑孝感小纰漏消夷